“典型报道”的挽歌 - 传媒大变局 - 刘磊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85 次) 时间:2001-09-10 17:56:39 来源:刘磊 (传媒大亨) 原创-IT

“典型报道”的挽歌
刘磊

“典型报道”的逻辑前提
作为记者的穆青,是与60年代的那篇《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联系在一起的。这篇通讯的巨大影响使穆青成为那个时代名副其实的“名记”,更是成为千万中国记者的偶像(其实,这篇通讯的作者中还有另外两位新华社记者冯建和周原)。对焦裕禄的宣传也与大庆、雷锋宣传一样,成为新闻界“典型宣传”中的一个典范,《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因此成为新中国新闻作品中的经典之作。
以雷锋、焦裕禄宣传活动为代表的“典型报道”,是毛泽东党报思想运用于新闻宣传的产物。“典型报道”在党报宣传中的大量运用,其隐含的逻辑前提是: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一个部分,党报是党的喉舌,是党的宣传员、鼓动员和组织者。党报的任务就是宣传党的政策,围绕党的工作,发动群众、鼓舞群众、引导和组织群众。
党报的“典型报道”从战争时代的根据地报纸就开始了,到60年代,伴随着对雷锋、焦裕禄等典型的宣传,党报的“典型报道”进入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同时也造就了以穆青为代表的一代“名记”。他们满怀激情地宣传“典型”的高大形象,精心地提炼、升华“典型”的精神世界。

“典型报道”是新闻吗?
什么是新闻?在西方的新闻理论中,关于新闻的定义主要有两大流派,分别强调新闻的重要性和反常性。前者认为新闻应该是对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的报道;而关于后者,流传最广的则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名言。
比照这两大流派的新闻定义,我们可以发现众多的“典型报道”其实多半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以雷锋、焦裕禄为例,他们既非领袖级的政治家,亦非明星球星公众人物,他们的事迹和他们的死显然不能算作重大事件(也有例外,60年代初推出的典型“大庆”,确实称得上是重大事件,因为大庆油田的诞生是改变一个国家能源状况的大事);同样,关于雷锋、焦裕禄的报道,更算不上是“狗咬人”的新闻,一个共产党员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难道不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吗?这类事情即便勉强算是新闻,大概也只能算是“人咬狗”的新闻吧。

“典型报道”的式微
虽然拿真正意义的新闻标准来衡量,这些“典型报道”其实很难说是真正的新闻,但应该说这些“典型报道”在当时那个特定的年代,还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典型报道”的黄金时代一直延续到80年代,张海迪等“典型”在当时仍然引起了轰动。
不过,进入90年代后,由于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思想的日渐多元,“典型报道”终于日渐式微。但宣传主管部门并没有感受到这种时代的进步、环境的变化,仍然驾轻就熟地统一部署着“典型报道”,孔繁森、徐虎、王廷江、李素丽等典型一个个隆重推出。
笔者也曾参与几个“典型”的报道活动,并且对制造“典型”的内幕有所耳闻。据说,由于各地各部门热衷于推出各自的“典型”,以至于中宣部主管“推典型”的某局一时间门庭若市。这一过程中,推“典型”似乎也有些变味——最近暴得大名的银广夏就是在一年多以前由某主管部门统一部署中央新闻单位进行报道的“典型”。
虽然在强大的行政力量推动下,学习孔繁森等活动看起来也是热热闹闹,“典型报道”好象又进入了一个“春天”,但这事实上已经是虚假的“繁荣”,其影响与当年的雷锋、焦裕禄已不可同日而语。那些以穆青为楷模,期望通过写“典型”而成为“名记”的记者们也只能感到失落了。
党报在传媒格局中的日益“边缘化”加剧了“典型报道”的式微,这事实上也宣告了通过写“典型”而成为“名记”的“穆青时代”的终结。越来越多市场化媒体的崛起,标志着中国的传媒业正在重新按照新闻自身的规律发展,像“典型报道”这种很难说是新闻的东西,在这些市场化媒体中是不会有一席之地的。对于已经告别舆论“一元化”的受众来说,千篇一律的“典型报道”更是没有什么市场了。尽管目前报刊电视上的“典型”还在一个又一个地推出,但“典型报道”的没落已经不可挽回的趋势。

新“名记时代”
在党报日益“边缘化”的同时,一批市场化的媒体开始成为新主流媒体,这些新主流媒体告别了传统党报得心应手的“典型报道”,对于记者来说,这种变化开启了一个新“名记时代”。在这个时代,记者再也不可能通过写“典型”而一炮走红,而是要通过挖掘出能产生轰动效应的独家新闻或是写出有见地的深度报道,来实现自己的“名记”之梦。近年来,在新闻管制相对宽松的体育领域和财经领域,已经有不少记者通过这一途径成名,成为新“名记”时代的第一批成功者。

文章评论:“典型报道”的挽歌 - it_tiger - 2001-09-11 13:01:17

挺好。对我这样没有学过新闻的“记者”来说,更令人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