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水无香"——智者、睿者俞新昌 - 人物访谈 - 沈建缘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76 次) 时间:2001-09-26 09:24:24 来源:沈建缘 (沈建缘) 原创-IT

初见俞新昌博士是在康柏的一次媒体见面会上,他举手投足间透露出的风度和涵养给人感觉更像一位大学教授。与他交流,感受最深的都是与其职位和身份不相关联的“快乐”、“生命”、“做人”,那一点点清新的思想火花,让人感受到他的智慧和深邃。。。。。。

俞博士的办公室整洁而雅致,整排的玻璃隔墙通透明亮,令人心情舒畅,办公桌后的柜子上摆放着陶器和青花瓷坛,小桌上有一盆兰花,袅袅娜娜开得正好。。。。。。
办公室墙上悬挂着的一幅画吸引了我的注意。画面上刻着英文诗行,旁边还有一位饱经沧桑的印第安老人。俞博士告诉我,这幅《美国土著十大诫律》是美国犹他洲政府为了感谢他作为电子商务顾问所做的贡献而赠给他的礼物。他轻声诵读着上面的诗句,并告诉我这些话他都十分赞同,并把它们作为生活的准则。
于是,我们的话题就从什么样的生活更值得追求开始。

“我一向认为快乐的生活比较重要!”

一个人的胸怀、气度是可以从小细节表现出来的。从俞新昌的着装你可以看出他对待生活的态度——珍惜自己和尊重别人。他喜欢深蓝的西装和白色衬衣,他说这样最符合自己的个性,也最符合自己的职业形象。“我自己选衣服,我觉得我穿白衬衫比穿灰衬衫或黑衬衫好看。”当我称赞他的服装品位时,他笑了,“我其实是一个很节俭的人,穿得好一点是为了让自己觉得比较精神,主要是我的职业这样要求。”

——“要过快乐的生活,钱的多少并不是主要因素。钱并不是快乐的源泉。”

“如果一个人认为钱多才是快乐,那他一定不懂生活。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需要钱的,或是用钱买不到的,比如亲情、友情、大自然。”俞博士说,“上周六我去郊外,走累了就到果园里和老农聊聊天,他说的很多事我都觉得新鲜有趣,是我的生活当中很难接触到的。我摘了很多柿子,还买了萝卜和棠梨,只花掉十几块钱。但我得到的快乐和享受是用多少钱都买不到的。”
俞新昌一再提到“快乐的人”这个词,他认为,做生意对于人的进一步升华起不到什么重要作用。作为职业经理人,工作的环境商业气氛比较浓,更需要培养一种能让自己进入更好的境界的习惯,读书也好,种花也好,写文章也好。或者在音乐、文学、艺术方面有一些修养,让自己经常地从物质的交易中跳脱出来,回复一些作为人,作为自然一部分的本质。因为人的物质需要其实很有限,而精神需求相对却是无穷的,所以提高生活质量,应该以精神为主要方向。较高质量的生活,应该是能实现生命潜能的生活。物质享受往往需要耗费生命,而且只使人体验暂时欢娱,精神享受则给人注入新的生命力,并且使人体验恒久幸福。

——”优雅”是一种人生态度,是在喧嚣世界中独守的一份沉静
经历过这么多的成败得失,俞新昌承认自己有时候也觉得累,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曾试图”追求完美”造成的——“我的完美主义主要表现在对自己的要求上,在同等的情况下我总是希望作得比别人更好。但太过追求完美的人生烦恼就比较多,不如’难得糊涂’来得好些。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应该随遇而安的。”
俞新昌热爱中国文化,他的生活中既有《黄河颂》与“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的激昂,也有《梁祝》与“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的悠扬。“有空的时候,我会去欣赏音乐或翻翻诗词,这样可以陶冶一下自己的心情。生命是可贵的,应该尽力把自己的生命培养成一个有用的生命,至少也应该是一个快乐的生命。”

“我是个文人,不是个标准的商人,但我很有兴趣做管理。”

在外企工作了这么多年,俞新昌仍说自己是一个”非常不称职的销售人员”。他说“商场上的有些东西与我的本性并不是太吻合,失败太多了。我觉得我失败的主要原因与我的个性有关,追根究底我还是一个心比较好的文人,所以在管理方面不善于搞政治斗争,很多事情不会去进一步了解情况,等到成了问题再去解决,往往要花很多时间和精力,这是我做了这么多年经理人感受最深的地方。”
其实,无论在惠普、北方电讯还是康柏,俞新昌做的都是老总。也许老总就应该是各方面的平衡,因为他的思想修养和性格特点会对他的决定产生作用。一个好的老总可以在企业内部创造最好的环境,把员工的力量凝聚起来。在员工的心目中,俞新昌是真诚和有人情味的。他认为“每个人的生长、生活环境不同,就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有宏图大志,管理也要因人而异。对于员工我通常是鼓励,我愿意相信他们,我愿意用朋友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而事实也说明俞新昌是一位出色的老总。
评判一个职业经理人是否称职的标准之一就是是否善于用人,当我问俞新昌在康柏这几年,用人方面最得意的事是什么时,他说,”在康柏与DEC合并时,我很高兴我能以客观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我没有认为康柏并购了DEC,康柏就成了主人,DEC就成了客人。台湾和香港的一把手我都用了DEC的人,当时确实有很多人持有异议,但运作一年多后,香港和台湾的业绩都做得非常好。我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我最感到欣慰的。”
俞新昌学的是土木工程,因为家人认为一个男孩子学工科,便于将来就业。大学毕业那年,学校成立中文系,系主任是大一时教俞新昌中文的导师,他力邀俞新昌当他的助教。别人很诧异,一个土木工程系的学生怎么能教中文呢。当时这位中文系主任说:“你不了解俞新昌,也许文学才是他的心灵真正追求的东西。”
俞新昌认为这位导师是了解自己的。他说,“我喜欢文学,大学时,我经常写些散文,直到现在我仍感到写东西是比较快乐的事情。如果当年没有家庭和就业的压力,我会选择学自己喜欢的中国文学,也许后来就可以做一个大学教授了。”说这番话的时候,他的眼睛里有一种向往,“现在大连理工大学邀请我当客座教授,每个季度我都去讲几小时的课,我觉得这是一件很高兴的事情。我和别人沟通的能力不错,也算得上有学问,如果能把这些东西教给年轻人,我觉得比做生意有意义。”他说得那样认真,使我感觉到一颗优秀者的心,和一种将后辈引入正道的高尚的责任感。
我让他对自己作一个评价,他想了很久,说:”我是一个比较正直的人,这么多年,不管是做生意还是对人,从没有搞过歪的、邪的。这是我一生比较值得骄傲的地方。”

生命与事业的繁昌之道在于“取之于人,回报于人”

“天生我才必有用”和“公道自在人心”是俞新昌最喜欢的话。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才华和长处,应该把老天赐予自己的才华充分地发挥出来。不论才能的大小,都能对社会有贡献。他相信,人无论贫富贵贱,都有帮助别人的机会,都应该以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情去工作和生活。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不成功,也可以心安理得,过比较美好的生活,如果成功了,则可以为更多的人谋福利,为社会,甚至为整个人类作贡献。
现代社会给每个人都创造了机会,俞新昌建议年轻人要有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他说:“如果你的目标是升官发财,不是不可以,关键在于你达到目标用的是怎样的手段,通过的是怎样的途径。竞争本身很残酷,所以要以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年轻人不管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好人’。”什么是‘好人’呢?——“不因地位的低下而否定自己,能在自己的位置上,用自己的工作为别人提供帮助,就是‘好人’。要做个‘好人’,需要更高的自信,要更坚强、更有道德。而学历、金钱、权位都于道德无关,道德的本质是人格。”
我想,也许正是由于我们年轻,拥有很多优势,所以总觉得应该得到更多更好的东西,面对生活、面对眼前的五光十色,我们认为索取是最重要的。于是我们越是不满足,越是得不到我们想要的林林总总。其实,海纳百川成汪洋之势,是因为它的位置最低。正象俞博士说的那样,“不管你多么聪明,多么有能力,生命中有许多事是要靠运气的。作为一个有运气的人,你要懂得自己对社会的责任,一定要尽自己的义务去帮助他人,帮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这种成就感是无法衡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