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读中国”之百年人物榜(二) - 另眼读史 - 刘磊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41 次) 时间:2001-09-28 11:27:42 来源:刘磊 (传媒大亨) 原创-非IT

“另眼读中国”之百年人物榜(二)
(1910—1919)
刘磊 方玉萍

1910:汪精卫
若是没有日后投敌附逆之举动,汪精卫的一生可以说是近乎完美的革命者的一生。
1910年,他在北京谋刺满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狱中的汪精卫以一句“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而名满华夏。这时的汪精卫年仅27岁,但已被世人看作反清“志士”。
民国建立后,汪精卫一直被孙中山视为忠实信徒。1925年,在孙中山病榻前,替孙中山起草政治遗嘱的就是汪精卫。孙中山逝世后,汪精卫与蒋介石虽屡分屡合,但在国民党内,真正能与蒋介石抗衡的政治人物也只有汪精卫。
但抗战后在河内发出的一纸“艳电”,使其晚节不保,成为头号大汉奸。1944年,汪精卫病死在日本名古屋,虽逃脱了历史的审判,但其葬在中山陵左侧梅花山麓的坟墓,在日本投降后被国民党派出的工兵炸毁,终落得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1911:黄兴
在近代革命党阵营中,黄兴是声望仅次于孙中山的领袖。这位华兴会的发起人在1905
年同盟会成立时,就担任执行部庶务长,主持同盟会的日常工作。黄兴早年即提出反清革命应从一省首先发动,各省响应,最后取得胜利。他的这一被称为“地方革命”的方略,后来被辛亥革命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1911年4月,在屡屡发难,又屡屡失败之际,黄兴又发动了著名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战斗中,他右手断两指,仍然坚持指挥战斗,直到最后剩下自己,才避入一家小店改装出城。
武昌起义后,黄兴先后被推选为革命军总司令、南京临时政府陆军总长等,至1916年病逝于上海,终其一生都是为革命而奔波。逝世时,年仅42岁。

1912:袁世凯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袁世凯无疑是1912年中国政坛风头最健的人物。这时的袁世
凯不仅手握重兵——由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北洋六镇一向“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而且还有新政时期力倡立宪的名声,他在直隶总督任上,积极推行新政,兴办新式学堂、铁路、航运、电报、煤矿等事业,颇得中外人士的好感。
而此时的革命党又被时人目为专事“流血破坏”的“乱党”,所以在孙中山和袁世凯之间,西方列强选择了后者,立宪派也选择了后者。即便革命党领袖孙中山、黄兴也都推崇袁之“雄才英略”,孙中山就说:“维持现状,我不如袁;规划将来,袁不如我”。正是在国内外种种势力的推动下,袁世凯终于取代孙中山当上了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
视权力为生命的袁世凯终于问鼎权力的最高峰,但他的野心是“大总统”也包不住的,他想的是身披龙袍,坐上太和殿的宝座。所以就有了3年后称帝的丑剧,但“共和”的车轮毕竟是阻挡不了的。1916年,袁世凯短暂的皇帝梦和他的生命一同结束了。

1913:宋教仁
3月20日,受国会选举胜利鼓舞的宋教仁从上海起程,准备赴北京,谋求组织国
民党内阁。在火车站遭袁世凯派来的杀手枪击,2天后不治身亡。时年仅32岁。
民国建立后,宋教仁清醒地认识到革命虽告成功,但“共和政体未尝真正建设也”,所
以他力倡责任内阁和政党内阁,也因此成为国民党人物中“袁之最忌者”。在袁世凯“饵以官,不受;啖以金,不受”之后,终于遭至暗杀。
宋教仁遇刺身亡也使许多国民党人认识到用和平手段难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不久终于酝酿了“二次革命”。

1914:陈嘉庚
刚过不惑之年的陈嘉庚已经是名震南洋的华侨巨商,1914年,他庞大的橡胶、航运
、食品王国正在膨胀之际,而这时他另一项事业才刚刚开始:一年前,他捐资在自己的家乡——与厦门隔海相望的集美镇兴建了集美学校。
从此,陈嘉庚就把他的大半精力和几乎全部财力投入到捐资兴学的事业之中:他在集美建成了一座拥有男子小学、女子小学、男子师范学校、男子中学、水产航海学校、商业学校、女子中学、农林学校、幼稚师范学校、国学专门学校等十校,和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等的学校城。
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并使厦门大学跻身全国一流大学之列。培养出了谢希德、许涤新、卢嘉锡、陈景润这样的人才。
20年代末,世界性的经济危机使陈嘉庚的实业王国濒于解体,但他抱着“宁使企业收盘,绝不停办学校”的决心,继续维持厦大和集美,以致于在落实了两校的经费后,于1934年将所属企业全部收盘。资财尽失的陈嘉庚在南洋华侨心目中的地位却没有下降,抗战爆发后,他被推举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主席,组织千万南洋华侨捐款捐物,为国抒难。
1961年,陈嘉庚在北京病逝后,遗体被安葬在家乡集美。

1915:陈独秀
也许陈独秀自己也未曾预料到他在1915年创办的《青年》杂志会开创一个时代。一批新知识分子聚集在这份后来改名叫《新青年》的杂志周围,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大幕。陈独秀自然成为这场运动的旗手。
1917年初,蔡元培出长北大后发出的第一号通告,就是聘陈独秀为北大文科学长。从《新青年》到北大,陈独秀在当时的青年学生的眼中,无疑是“精神教父”。
其实,陈独秀是个老资格的革命者。早在世纪之初,就已投身反清革命。1905年发生的狙击出洋五大臣事件,陈独秀就是策划者之一,辛亥革命后他还担任了安徽都督府秘书长。但与孙中山、黄兴不同的是,陈独秀并非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政治军事斗争中,而是以极大的兴趣办报著文,先后参与了《民国日报》、《安徽俗话报》等的创办。当然,创办《新青年》达到其一生事业的颠峰。
几年后,陈独秀与李大钊等一起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他也成为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从早年的康党到革命党再到共产党,后来又成为所谓“托派”,有着叛逆天性的陈独秀几乎做了一辈子的反对党。他一生中数度入狱,既坐过清政府、北洋政府的牢,也坐过上海租界的牢房,最后还入了国民党的监狱。1942年,陈独秀终老于四川江津小城。

1916:蔡元培
12月,蔡元培被当时的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任命为北京大学校长。这位前清翰林兼老资格的革命党人,走进了中国最高学府。蔡元培一到北大视事,就告诉他的学生,“大学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 后来有人评价,中国知识分子从庙堂走向民间,从官场走向象牙之塔、十字街头,正是从蔡元培走进北大这一天开始的。
蔡元培本着“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十六字真言,对于不同思想流派和学术观点的吸纳与包容。他执掌下的北大,正如马寅初所言,“以言党派,国民党有先生及王宠惠氏,共产党有李大钊、陈独秀诸氏,被目为无政府主义者有李石曾氏,憧憬于君主立宪发辫长垂者有辜鸿铭氏;以言文学,新派有胡适、钱玄同、吴虞诸氏,旧派有黄季刚、刘师培、林损诸氏。先生于各派兼容并蓄,绝无偏袒。”各种思潮在这里碰撞、激荡,而新思想也正是在碰撞中迸发出耀眼的火花,为更多的人所接受。

1917:胡适
由于吹响了文学革命的第一声号角,年青的胡适立刻“暴得大名”,在他发表《文学
改良刍议》半年后,他结束了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学业,回国担任了北京大学的教授,时年26岁。这位谦和儒雅的徽州人从这时起,就驰骋在文学、哲学、史学、教育等领域,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第一”:
——1920年出版中国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这部诗集“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中国的“新诗”自此诞生。
——1922年发表《红楼梦考证》,开创了“新红学”研究。
——写作《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开创了用近代方法研究中国哲学史的先例。
有趣的是,这位学贯中西的大师却遵母命与不识字的小脚女人江冬秀结婚,并厮守终身。他的婚姻甚至被当时的好事者评为“七大奇事”。1962年,胡适在台湾逝世。蒋介石的挽联是“新文化旧道德的楷模 旧伦理新思想的师表”,可谓是对胡适一生精当的概括。

1918:段祺瑞
早在北洋军阀形成之初,段祺瑞便与冯国璋、王士珍一起并称“北洋三杰”。袁世凯死后,作为皖系军阀核心的段祺瑞更是以袁世凯的继承人自居,以北洋领袖自命,虽一直无缘登上大总统的宝座,但却是北洋政权的实际控制者。
1918年,段祺瑞虽因对南方护法军政府作战不利而辞去国务总理之职,但他凭借其御用的“安福国会”和“参战军”,依然是颐指气使。2年后,直皖一战,皖系大败,段祺瑞不得不将其对北洋政府的控制权让于直系。1924年,段祺瑞虽再度出山,担任临时执政,但由于皖系实力已是元气大伤,所以这不过是段祺瑞政治生命的“回光返照”而已。

1919:傅斯年
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在1919年还是北大中国文学系的一名学生。这一年初,在胡适、陈独秀的关心下,由他主编的学生刊物《新潮》创刊,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影响很大的杂志,这也奠定了他学生领袖的地位。5月4日,北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集会时,他就是会议主席。而以《新潮》杂志为中心组成的新潮社,为日后的中国贡献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名人,其中包括叶圣陶、俞平伯、顾颉刚、朱自清、康白情等。
五四运动后不久,傅斯年考取官费留学英国。学成归国后,他手创了著名的中史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树起史料学派的大旗。在历史文化领域之斐然成绩,加上其一流的学术组织能力,且为人正直,办事有魄力,所以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中国学术界除胡适外最具资望的人物之一。
抗日战争期间,傅斯年在参政会上常常带头发炮,打得贪官污吏闻风丧胆,甚至把孔祥熙和宋子文轰下台来。傅也因此博得“傅大炮”的美称。
当年,傅斯年曾造访延安,和毛泽东一起回首五四往事,毛对傅在五四时期启蒙伐旧之功,仍赞不绝口。而傅斯年却道:“我们不过是陈胜吴广,你们才是项羽刘邦!”数日后,毛以墨迹相赠,借古人诗句,笑答傅氏前日之譬喻:“不将寸土分诸子,刘项原来是匹夫。”

(欲转载此系列文章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