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故事 - 苍凉看世 - 刘雨石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511 次) 时间:2001-10-31 13:43:30 来源:刘雨石 (一把苍凉) 原创-IT

2000年3月的一天,北京,西直门外大街,金运大厦9层李道本的办公室,李道本拿着电话,以一口流利的英语在不厌其烦地说着什么,而此时,电话的另一端,韩国的济州岛,国际电联的100多位代表通过电话会议的方式向李道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一天,是连宇通信公司将李道本发明的LAS-CDMA技术以CWTS(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的名义提交给3GPP2第14次会议的日子。一边ITU的代表不停的提问题,一边李道本不停地进行解答。当所有人都对LAS-CDMA技术提不出任何疑问的时候,会议宣布,LAS-CDMA被3GPP2接受作为CDMA-2000单载波增强的三个备选方案之一。
李道本终于撂下了电话。此时,他才发现自己整整一个上午都没有喝水,喉咙有些发干,嘴唇上起了一层皮,已经裂出了血。
但李道本很高兴,“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李道本语),终于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LAS-CDMA是继TD-SCDMA之后,中国又一个被国际组织(3GPP2)接受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
李道本为这一天奋斗了30多年。

(一)
1968年,研究信息论的李道本进入了国家战略通信网国防项目工程,因为搞超远通信研究的电子部19所3室主任陈俊璧希望找一帮研究信息论的人,帮他们进行无线通信研究。作为周炯槃院士第一个研究信息论的硕士生,李道本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在这个国防项目研究中,李道本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出一个“码”,来解决无线通信系统中因信号干扰导致系统容量降低的问题。因为军事通信网必须是无线通信网,而且要大容量,频谱利用率高,单机通信距离远。虽然当时也提出了扩频技术和码分多址技术,并动用了全国的计算机来搜索码,但都一直无法找到这样一个没有干扰的理想的编码。尽管后来这个国防项目也以世界领先的技术水平完成了,但这一难题并没有解决。
于是李道本的大脑里一直记着这个难题,他认为解决这个通信难题的关键在于“码”,因此也就痴迷上了找“码”,并且一找就是30多年。
当时美国人认为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码,因为提高建造容量、扩频有一个理论界(极限值)的问题,只能无限逼近而永远无法超越。但李道本不死心。他知道最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要从理论上证明这个码的存在,而要从理论入手就必须知道这个理论界在什么地方。李道本为这个“地方”找了10多年。
1981年,李道本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前往美国夏威夷大学,这使得他有机会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扩频专家接触,用李道本的话说就是和“国际上搞扩频的祖师爷们接触上了”。后来,在这些祖师爷们的邀请下,李道本转到加州大学做客座教授。在这期间,他开始与高通公司和摩尔实验室进行一些合作研究工作,当时,这两家都在开发CDMA技术。
知识层次和理论修养的提高使得李道本在思维创新上前进了一大步。这段时间他一直在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说各种方法都用过,有时圈内人一句不经意的话,他都要琢磨好半天。他甚至痴迷到了这种程度,在出差、办公和教学过程中,有什么心得就马上记下来。
“其实这个过程是很艰苦的,不是一下子就那么容易说清楚的。有时做梦,梦到有关编码的问题,我会在半夜里突然爬起来开灯写,写完了蒙头继续睡,过一会又想到一些东西,又爬起来写,老婆问我话我也不答理她,这样好几次后,老婆都说我是个神经病。”李道本说到这一段往事时,很是平静,似乎那是一段很平常的已被尘封已久的日子。
李道本最终从理论上证明了应该存在比较好的码,这大概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后来在1994年,李道本终于在一张报纸缝里“找到”了这个码,那时他已经回国,在北京邮电大学当教授。一次在去西安出差的路上,李道本习惯性地在一张报纸上演画自己的编码,不想这一画,竟然画出了几十年为之追求的“码”,以至于后来有人说,李道本是在报纸缝里看到了一个码。“不是看出来的,报纸缝那来的码,那是画出来的。”李道本笑着更正说。
这个码就是“LAS” 扩频地址编码,由被称为LA码和LS码的两级编码组成。LAS-CDMA技术应运而生。LAS-CDMA即大区域码分多址,是一个智能扩频码,通过建立“零干扰窗口”,产生强大的零干扰多址码,通过减少系统产生的干扰来增加系统容量,能将传统的CDMA干扰减至理想程度,使系统容量、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大为提高。
从1994年开始,李道本开始用4年的时间,经过仿真实验来证明LAS-CDMA理论的正确性。1998年,得到仿真结果后,李道本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去发表论文,而是申请专利。

(二)
LAS-CDMA技术的发明,在国际上产生了很大震动,但最初大多数人对它很怀疑。这个时候就要用仿真结果去证明这个技术的正确性。李道本的实验室环境很差,学校教学楼里的实验室太小,所以就在校外弄一、二百平米的地方做实验室。那是一栋已经很破很破的楼,大白天进走廊还得开灯,要不就得摸着走,一下雨墙上就冒水。李道本就是在这样的实验室里做仿真实验,有时一坐就是一整天。学生时代李道本是北京高校的举重冠军,虽然已近60岁,但身体一直很好,这样的劳累不算什么。
做仿真的几百万资金是一家台湾企业投的。之后,李道本拿着这个仿真结果参加了好几次国际电联的会议,于是,国际上渐渐开始重视并认可了LAS-CDMA技术。
这时李道本面临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使这项技术产业化。
李道本最先做的是为LAS-CDMA技术申请专利。在此之前他碰到了一个知识产权专家李直。李直是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律师,曾在德国专修知识产权法。李道本的好多知识产权方面的观点大都受了李直的影响。中国过去许多的国家科研项目,大都是审批――立项――拨款――实验(仿真)――鉴定-入库的程序,然后是发表科研论文,结果是技术成果白白送给别人,而不去进行产业转化。李直认为应该改变这种做法,他建议李道本先申请专利。李道本接受了李直的建议,就在国内对LAS核心技术申请了专利。后来,LAS-CDMA成为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李道本还是不交论文,虽然自然科学基金有一条很重要的规定,就是承担自然科学基金者每年必须在国际刊物上发表多少论文。李道本只报告说自己一年申请了多少国家专利,国家自然基金会对他的这种做法倒是很赞成。连宇公司成立之后,李道本马上将李直请到公司,让他出任公司知识产权部总监。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连宇公司已经拿到了以LAS技术为核心的43项专利,壮大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体系。
连宇每年投入100多万美元用于申请专利的费用。之所以这样重视知识产权保护,是因为他们明白,像连宇这样的处于标准之争漩涡中的企业,没有这一层保护,很容易被别人杀死。后来连宇与一些公司的有关CDMA的技术之争可以证明这一点。当然,连宇是一个定位于技术开发的公司,要生存,保护自己的技术不被窃取,申请专利保护是最基本的措施。用连宇公司副董事长邹袓烨的话说,没有专利保护,“李道本就好像穿的是布衫”,有了专利保护以后,“他穿的就是铠甲,现在没有人可以很容易地来打我们”。
在连宇公司成立之前,李道本曾多次寻求产业化发展模式,但都失败了。第一次是和上海市政府。当时上海市主管科技的副市长刘震元很看好李道本的LAS-CDMA技术发展的前景,想通过与韩国三星公司合作在上海发展这个项目。但在合作的初期,李道本发现投资方的目标与自己做大这个产业的目标不一致、合作一定不会成功时,便毅然撕毁了合同。
李道本想,做大这个产业,只有走国家拨款、重点扶持发展的道路。于是就向原邮电部提出5800万元用于发展LAS-CDMA产业化的申请。“当时是陈俊璧做的预算,我们的预算做得很细。事实上是,后来我们在石家庄做实验,也正好花了5800万。”这大概是1999年初的事。接着,原邮电部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专家组,对李道本的立项申请进行评估。当时任原邮电部科技司副司长的闻库后来对李道本说,部里当时认为他的这个项目值得扶持,确实想立项。但是不巧的是,不久邮电部就开始进行机构改革,这件事最终不了了之。两年后李道本说起这些事的时候,仍然不住地摇头,不由自主地苦笑。
直到1999年8月,邹袓烨的北京太平洋优联技术创业有限公司的出现,李道本的创业之路才开始“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
“我是他的第四个对象,他前面谈了三个对象,都吹了,第四个才找到我”,邹袓烨这样比喻自己和李道本之间的合作。
邹袓烨,1988年-1999年任北京市科委主任,在任期间与IDG联合创立了北京第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北京太平洋优联技术创业有限公司,现为该公司董事长。1999年7、8月间,邹袓烨从科技部高新司一位副司长处了解到李道本与LAS-CDMA的事,恰巧这位司长与李道本是邻居,住上下楼。在这位司长的牵线下,李邹二人开始了接触。
邹袓烨这样对我们叙述了优联投资LAS-CDMA的过程:
“我们再一次对他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评估时,李道本给我们演示了他的东西,说老实话,我不懂,但是我周围有几个教授,我也对他这个项目以前申办的情况进行了一番调查,我们多方面地去了解了他的项目。那时候,国内我们和徐顺成有过接触,作为信息产业部的科技司司长,徐顺成上任后遍访信息产业部的尖端科技资源,当时就看中了两个,其一就是李道本的项目,另外一个是烽火的,他认为这两个项目是宝贝,对李道本的项目很有兴趣。另外我们和国外也有过接触,当时我们的董事长飞到美国专程拜访李建业博士,李博士是一个无线通讯领域的国际战略家,对于无线领域的判断力比较强,他在贝尔实验室做的第一个科研项目就是无线通讯领域的。他也是高通在CDMA技术转化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的人。他认为李道本的技术很有前途,所以我们就有信心了,准备做这个事。”
充分的调研和征询了众多权威专家的意见后,北京太平洋优联决定投资LAS-CDMA项目。1999年12月,北京连宇公司成立,英文名字LINKAIR,注册资金100万美金,定位是做技术。
(四)
在邹袓烨看来,连宇是一家高科技公司,办公地点必须得在中关村,因为要“借中关村的仙气”。后来连宇在位于西直门外大街的金运大厦的9层安营扎寨,这里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地盘,正好位于北京邮电大学的西面。
和高通公司一样,连宇是个卖“技术”的公司。邹李二人认为这样的定位最好,这是因为:第一,LAS-CDMA技术非常适合当前新一代移动通信竞争的需要,市场前景很好;第二,中国已有足够多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但中国却缺少技术供应商。因此连宇不会去做设备,而是准备将来“提供核心芯片技术”。
连宇最先要解决的是资金问题,因为没有几个亿的投入,LAS-CDMA技术的产业化只能是一个梦想。但资金怎么来?从哪里来?当时在国内进行后续融资很困难,连宇于是将目光投向了国际资本市场,因此连宇需要国际融资方面的专家。但此时连宇需要的已不仅仅是融资专家,它还需要管理专家、技术专家和市场专家,连宇需要的是一个强大的创业团队。
而这个强大的团队很快就建立起来了。在这个团队中,除了邹李外,还有3个人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李建业博士,国际无线通信领域内的技术权威,原沃达丰公司副总裁兼首席科学家。连宇成立后,李建业是连宇通信的高级顾问。作为一个技术战略家,李建业博士对连宇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2000年8月,连宇公司董事会决定,李建业博士出任连宇公司董事长。
郑挺,连宇公司总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后来留学美国,在美国通信业界工作了十多年,参加连宇之前是美国Sprint PCS公司资深总经理,有着丰富的市场管理与商务操作经验。
陈俊璧,连宇通信首席技术长官,有着长期领导通信技术研究和开发的经验。从1968年起,陈俊璧就和李道本一起进行通信研究,被称为“黄金搭档”。
  这其中需要特别一提的是李建业博士,这位国际无线通信领域内的技术权威,一直很看重LAS-CDMA的发展前景。1999年2月,李建业应邀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演讲,其时李道本也为北航的聘任教授。李建业当时参观了李道本的实验室,对LAS-CDMA的研发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后来,许多风险投资商找到李建业,请他发表对LAS-CDMA技术发展前景的看法,在听取了李建业的观点后,这之中的许多人开始青睐连宇公司。李建业在业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他对LAS-CDMA的鼎力支持,使得连宇在成立之初就将李博士“圈”为自己的领导核心层成员。
连宇以太平洋优联投的100万美元作为种子资金,开始了自己完全产业化之路。由于当时在国内进行后续融资很困难,经国家外经贸部批准,连宇以这笔启动资金,在美国硅谷成立了美国连宇通信公司,以此在国际市场进行融资,支持北京连宇公司的研发工作。2000年2月,连宇完成了自己的首轮融资计划,香港新世界(NWI)、国际数据集团(IDG)和Intel公司共投资了650万美元。这年10月,美国最大的“私募”投资商之一的Carlyle公司也成为了连宇通信的股东之一。
有了资本后的连宇开始四面出击。虽然LAS-CDMA引起了国际通信界的很大重视,但是在国内,很多人似乎对它并不看重,当时有许多专家对李道本的理论持怀疑态度,以至于LAS-CDMA参加国家“863”项目评审第一轮就被淘汰出局。直到后来,“两弹元勋”、“863计划”四个发起人之一的陈芳允院士发表意见,认为LAS-CDMA技术将对我国未来移动通信产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意义,LAS-CDMA才跻身于“863计划”当中。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开始进行2000-2003年国家自然科学科研项目四年规划,其中就有一项有关民用通信的重大课题。李道本因此又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立项,以期LAS-CDMA研究得到支持,而当时,由“863”专家组主持的未来移动通信项目也在积极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方争得不可开交,以至于半年时间过去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还无法下结论。最后,又是陈芳允院士出面主持评审会,LAS-CDMA最终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年研究开发经费是9 0万元。
90万元对于李道本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但李道本很看重,钱多少倒是其次,关键是一个名份的问题。LAS-CDMA成为“86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意味着这项技术得到了国内科学界的最高认可。
2000年初,信息产业部所属中国无线通信标准组(CWTS)接纳连宇通信为CWTS正式成员,并成立了CWTS WG1 LAS-CDMA特别工作组 。
2000年3月,在3GPP2第14次会议上,连宇以CWTS名义提交的LAS-2000(LAS-CDMA的标准名称)技术文档被3GPP2接受为CDMA-2000单载波增强型的三个备选方案之一。
(五)
3GPP2第14次会议是在韩国的济州岛召开的,就是在这次会议上,连宇开始了同美国高通等国际大公司的标准之争。
标准之争的实质是利益之争。1996年高通的CDMA技术在韩国取得成功的时候,本来对CDMA抱有抵制态度的欧洲和日本的无线产业阵营就急忙提出宽带CDMA概念(即WCDMA),以区别于北美的IS-95CDMA,他们就是不想被高通所控制,因为那样他们要付出昂贵的专利费。LAS-2000的提出,在会上引起了参会的100多位代表的关注,他们在对LAS-2000进行了充分讨论后,认为有必要和LAS-CDMA技术的发明者进行交流,当时因为李道本没有去参加此次会议,而且无法在一天之内赶到韩国,会议组织者决定进行电话会议,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会上,高通公司的18名代表对LAS-2000提出了许多反对意见,李道本都逐一地进行了解释和反驳,直至对方提不出疑问。这一上午,李道本是舌战群儒。当所有代表都不再对LAS-2000提出疑问的时候,会议宣布,LAS-2000通过了。
LAS-2000的入选,使得3G市场又多了一个分羹者。竞争是无法避免的。对于高通公司来说,连宇的进入使得它不得不面对某种挑战,更何况这种技术是直接针对自己CDMA技术的缺陷而来。高通想否定掉这个技术,他们于是做仿真,想以实验的结果来证明LAS-CDMA 技术不可行。2000年有关3G的研讨会很多,李道本和高通公司在这些会上进行了多次交锋,使得高通最终不得不接受现实,承认LAS-CDMA是有别于高通CDMA技术的一种新的无线通信技术。
连宇在标准之争中一步步取得了胜利。
但在2000年的5月27日的3GPP2西雅图会议上,连宇却不得不接受另一种现实。在阻止、否定等措施都无法让连宇停下前进步伐的情况下,高通向3GPP2提出,3GPP2标准化工作应分成两个阶段进行,即EVDO和EVDV。也就是说,现阶段3GPP2先解决同一载波传输数据通信的标准问题,然后再解决同一载波数据与语音同传的问题。3GPP2西雅图会议接受了高通的这一提议。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提议通过的直接结果就是连宇被挤出了3G市场。LAS-CDMA技术有着在同一载波上同时传输语音和数据通信的优势,如今只做EVDO,以连宇的实力,无法与已经形成产业市场的欧美公司抗衡。后来有人将连宇的LAS技术叫4G,说3G还没弄好,4G就先等会儿。“我们就这样被推迟了”,邹袓烨在说起这段历史的时候,总觉得很是遗憾,“我们势单力薄,又得不到国内的支持”。当时在西雅图会议上,美国总统克林顿亲自出席,并在会上宣布,高通HDR标准(CDMA-2000单载波增强的三个备选方案之一)是美国政府支持的唯一技术标准。在邹袓烨看来,连宇获得的支持力度太小了。
虽然连宇在标准之争中受到了挫折,但邹袓烨也承认,与高通的标准之争提高了连宇在世界上的地位。美国《Wireless Week》去年12月选出全球第三代无线通信最具发展潜力的20家“先驱者”中,连宇通信就位列其中,且是唯一一家其核心技术来自中国乃至亚洲的公司。
(六)
2000年9月,连宇通信开发的LAS-CDMA原理样机,在石家庄市做了严格的室内、室外测试。这个被称为“连宇1号”的LAS-CDMA系统后来通过了信息产业部的验证评估。连宇开始进行商用LAS-CDMA系统的研发工作,这个系统被称为“连宇2号”。
李建业博士是同年8月份出任连宇通信的董事长的。因为LAS-CDMA 是CDMA-2000单载波增强的三个备选方案之一,而CDMA-2000是FDD技术,所以连宇也以FDD技术研制LAS-CDMA系统。但李建业认为,LAS-CDMA将来必须与因特网应用结合起来,才能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为无线网络与因特网应用的融合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满足这种融合的最理想的技术是TDD。因此李建业提出,连宇必须调整技术战略方向,做TDD。
在10月份的董事会上,李建业就调整技术战略的问题向董事们做了长时间的发言,博士告诉大家,连宇做FDD的LAS-CDMA产品没有出路,虽然我们的产品能和别人的CDMA系统兼容,但问题是谁将会采用你的产品。与其仰人鼻息,为什么不利用LAS-CDMA技术的先进性抢占未来无线通信与因特网融合的市场,做未来移动通信的主导产品呢?
3个月以后,董事会决定采纳李建业的建议,对公司的技术战略进行调整。当然,这期间争论得很激烈。
2001年1月,连宇停掉“2号系统”,开始研制“连宇3号系统”,即TD-LAS系统。所谓TD-LAS就是“TDD+LAS系统+全IP”,连宇称这一系统是用4G技术为3G提供一个全新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而在此前,连宇也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持,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与推动下,连宇通信与上海广电集团建立了LAS-CDMA上海试验网。
2001年9月,对于连宇通信来说有着里程碑般的意义:在上海组网实验中,TD-LAS系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了在移动环境下语音与图像在同一载波上同时传输的重大突破并实现了在高速移动状态下以高达384Kbit/s速率传输清晰图像。
TD-LAS的实验成功对国内通信业界的影响很深,在联通CDMA项目招标中只得到一点零头的中国制造商们,似乎看到了一种希望,因为TD-LAS是中国自己的技术。就在此次实验期间,连宇发起了“上海会议”,会议的重点内容就是“TD-LAS技术发展”。在目睹了TD-LAS的成功实验后,中国普天、华为、中兴、首信、东信、科健、北大方正、海尔、厦华、波导、康佳等18家与连宇签署了一个协议――《关于推动TD-LAS标准化合作与工作进程的建议书》。连宇建起了一个产业化的联盟。
  连宇的路正长,因为一项技术的产业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但耕耘者的希望终将有收获。

文章评论:LAS故事 - 永远在线 - 2001-11-01 17:31:29

“2001年1月,连宇停掉“2号系统”,开始研制“连宇3号系统”,即TD-LAS系统。所谓TD-LAS就是“TDD+LAS系统+全IP”,连宇称这一系统是用4G技术为3G提供一个全新的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我看这篇报道有些错位引导和急于长国人志气的地方,LAS是一种很底层的无线技术,LAS 与 RTT和全IP核心网都没有关系。 LAS和WCDMA, CDMA2000 等 IMT2000标准不平级,后二者虽然也是无线网络部分,但是隐含了其相应的核心网络,LAS没有,只是无线通信技术,而不是整套网络技术。 另外,个人观点,4G不出意外的话应该突破蜂窝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