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报发行目睹之怪现状 - 传媒乱弹 - 刘磊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48 次) 时间:2001-11-05 19:26:50 来源:刘磊 (传媒大亨) 原创-IT

机关报发行目睹之怪现状
刘磊

如今,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发行高峰季节。对于一些在零售市场上残酷拼杀的市场化报纸来说,也许他们会羡慕那些吃“公家饭”的各级机关报。其实,吃“公家饭”的机关报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机构改革等原因,公费订阅的“盘子”正在不断缩小,而各级党委机关报、行业机关报都要在这个“盘子”里争饭吃,彼此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为了争取更大的订阅份额,各家报刊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纷纷祭出种种奇招怪式,发行中的怪现状也层出不穷。

怪现状之一:发行发稿挂上钩
对发行“大户”,在发稿上给予倾斜政策,已经是各级党报通行的做法。如某中央级经济类日报,就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对一些发行量大的地市乃至个别县,以及一些大企业,每年“奖励”一个头版头条。此外,还专门开辟了一个“地方领导谈经济”栏目,所刊登的文章也多是与发行“挂钩”的稿子。某中央级党报推出了名为“星级工程”的发行、发稿挂钩机制,按照发行量的大小,将各地市划分为“五星”至“一星”几个等级,分别给予发头版头条、头版报眼、头版消息、其他版头条、其他版消息的“待遇”。
这种发行、发稿挂钩的做法已经很普遍,大约是见怪不怪了,所以恐怕大部分人都不觉得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妥。但细细想来,这种做法不就是变相的“有偿新闻”吗?记者拿红包搞“有偿新闻”,是为了个人利益;报社把发行与发稿挂钩,是为了集体利益,但本质上与个人搞“有偿新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种把利益与发稿挂钩的做法,又怎能保证新闻的公正客观呢?

怪现状之二:强行摊派没商量
各级党委宣传部一到下半年,就要开始为党报党刊的发行忙开了。发行会议不停开,责任状层层签,党报党刊的发行任务被层层分解到各个基层单位,要求当作“政治任务”必须完成。有些重点党报党刊的发行任务完不成,最后还会有政府直接从财政中拿钱出来“兜底”。
党报党刊发行中的行政力度看起来已经够强大了,但实际上由于宣传部门在行政序列中的相对“弱势”地位,使宣传部的发行力度到了基层,往往就变弱了。相比之下,一些行政部门对自家机关报刊的发行所采取的行政措施更为有效。比如,去验车得订一份“交通安全报”,结婚登记得“顺便”订一份杂志,这类事情在一些地方屡屡发生。

怪现状之三:发行会议国外开
各家报纸都宣传要禁止“公费旅游”,但他们自己的发行会议却往往专找风景名胜地开。几年下来,一些搞党报党刊发行工作的人,已经将国内的风景名胜跑了一个遍。但发行会还得年年开,为了调动这些发行工作“实权人物”的积极性,一些实力相对雄厚的报刊社,就干脆把发行会开到国门外。旅游花费不多的周边国家地区,如越南、朝鲜、俄罗斯海参崴等,就成了开会地点的首选。于是就出现了国内报刊的发行会开到国门外的怪现象。

怪现状之四:回扣礼品兜里揣
调动发行工作“实权人物”和一线工作者的积极性,仅靠开个发行会,让他们公费旅游一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更“实际”的“表示”才行。许多单位为了发行,就得准备好各种档次的礼品,从只有象征性纪念意义的钥匙环手表名片夹,到价值不菲的高档纪念品,向有关人员派发。当然,派发何种档次的礼品,是根据对方在发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
除此之外,现金奖励也是不可少的。大多数报刊都为每地完成发行底数确定了相应的奖励金额,若超额完成任务更是会重奖。有的报刊更干脆,每发行一份都给予一定的回扣。

各级党委机关报、行业机关报发行工作中出现的种种“怪现状”其实都是由公费订阅引起。那些市场化的报刊为了扩大发行量,竞争十分激烈,在有的地方甚至到了“惨烈”的地步。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市场化报刊之间的竞争采用的都是市场化的手段。要杜绝机关报发行中的这些“怪现状”,我想,也只有市场化这一条路。

欢迎访问“传媒观察” http://chuanmeiguancha.home.chinar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