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篇之二 精英办报 - 管理篇 - 驿钊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3 次) 时间:2001-11-06 09:45:59 来源:驿钊 (驿钊) 原创-IT

可以负责的说:目前国内的精英办报模式是很难走通的,是不值得去鼓吹和模仿的。现在外围资金如果想进入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从近两年的趋势看,精英办报有五个特点:1、队伍年轻化,平均年龄30岁。2、名记挑头担纲,担任总编总经理等这些高层领导。3大制作,强调个性与风格。4普遍走精品路线高档策略。5有外部资金支持或渗透(这5点都是有利有弊的双刃剑)。
我之所以不看好国内的精英办报模式,原因有很多,笼统地讲条件还不成熟。
虽然从目前的政策空间到外围想介入进来的资金,再到现在的信息来源和记者队伍,总体分析我们现在的机遇都很好。
但现在最缺乏的是有实际经验、有独立操作能力的经营管理人员(有人称之为媒体职业经理人),还缺乏系统化、科学化(非经验主义)的办刊方法――现在国内的同行都是在凭着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在探索,但至今还没有找到可以复制、克隆的成功模式。象麦当劳那种连锁经营模式是可以大规模复制的,而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类似的成功模式,即便有资金等着你去,你有多少把握说:“我肯定可以作成、作大、赚钱?”
不信你可以了解一下那几个报刊的经营情况。
我们不否认他们其中有个别可能会成功,但这种胜算很低的机会,不去抓住也罢。最乐观的估计,也要五年(从现在算也得两三年)才有可能出现胜算较高的经营模式和一批水平较高的媒体职业经理人。对于现在这些正在探索的精英,我仅对他的个人才能和积极探索精神表示尊敬。而对于他们现在正在从事的事业,只能谨慎地进行关注和考察。
在我的研究和探索过程中 ,越来越发现,“记而优则仕”弊病很大。过去学而优则仕,读书多了就可以当官治国,现在记者出名了就能当总编总经理了。其实记者是记者,管理人员是管理人员,完全是两个工种。
从优秀记者中选拔干部是最简单也能身负众望的偷懒办法。但记者的视角和投资商、经营者的视角是有区别的。记者、有才能的记者就是枪、就是士兵,就应该放在前线去冲锋陷阵,作经营管理还是另请高明,就像一个武艺高强的侠客,他的领导和管理不一定比一个贪污腐化的将军强。没跑过一天记者的总编社长照样可以领导大家――对于管理人员,是不用问出处的――是要用他们的经营管理能力,而不是他们的单兵作战能力。
记者出身的领导,业务能力强,但对于一个领导,自己业务能力强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组织管理好其他人。这类领导往往过分关注于内容,忽视了经营,爱在高精尖上下功夫。由于长期的一线奔波,有可能对思维方式也有影响。这里面的区别和隐患我不细讲,大家仔细一想就明白,说多了伤人、不好。
另外,近年一直有媒体高薪挖掘名记,以为经营多了报纸就能办好,我看也未必。只要把适当的人放在适当的岗位上就好了,同时做好激励,调整制度就好了,人才多了也会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多了那些有头脑、有关系、自命不凡的名记。从管理、成本、平衡的角度看,也是没有必要的。假如一个记者部需要10名记者,那么名记、熟练工和有上进心、可塑性的新手按4:4:2比例最好,也可尝试分组和工作室制度,这样还能有效防止人员流动的影响。考虑吸纳名记时,仅仅因为他能写出好文章就欢迎是不全面的考虑――风险、理念、团队、平衡都要考虑进来。
文中无影射之意,所涉及人名、地名、报纸名全部为虚构,请勿对号入座。

– – – – – – – – – – – – – – – – – – – – – –
mail:[email protected]
qq:22828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