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深圳楼王项目启动华润大陆攻略 - 产业经济 - 康庄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38 次) 时间:2001-11-07 13:23:22 来源:康庄 (康庄) 原创-非IT

近期深圳地产界有些不安。躁动的源头来自深圳罗湖区嘉宾路,一片横跨嘉宾路的庞大地块已经拆迁平整完毕,空旷得吓人。洁白的围墙上,写上了四个字的标志:“华润新城”――开发这块地产的,是华润集团。就在这块地旁边,刚刚耸立起双塔形的华瑞大厦,在这幢牌子都还没来得及挂上的大厦7楼,华润新城项目负责人、华润(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向东从他的办公室俯视着楼下的地块,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华润集团将在这块地上投入40亿元人民币,将它建成深圳面积最大的综合地产项目。
吴氏还称,华润集团已经决定在华润新城建成之后,将在新城里组建其大陆总部(香港总部之外的第二总部,在华润正式的名称叫“华润中国”),计划在3至5年内以深圳为据点,再做一个600亿规模的新华润——而这个数字正是目前香港华润的总资产。
11月6日,一份名为《关于召开华润集团6S工作会议的通知》送到了吴向东的手中。吴氏说,这正是一个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华润集团以及各利润中心发展战略的会议——华润返乡浩荡征程,已经开始。而这个起点,正是深圳华润新城项目。

建“楼王”图谋地产霸业(小标题)
在投资40亿元于深圳地产项目之前,香港华润在深圳的总投资仅有4亿港币左右。吴向东说,华润新城项目是华润历史上投资房地产的最大项目,是集零售、办公、酒店等一体的综合性的建筑群,裙楼则建成大型购物中心,总建筑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超过上海浦东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的金茂大厦,也超过目前深圳任何单宗地产项目的建筑面积,建成后将成为深圳的超级楼王。
华润在实业界、投资界大名鼎鼎,不过其主要阵地还是香港,在内地特别是地产界投资并不多,主要还是通过其旗下的香港上市公司华润北京置地,由北京置地控股的深万科、北京华远操作。
为什么要华润自己亲自来做而不交给万科或华远?吴向东向记者一摆手,“关于北京华远和深万科的问题你不要问了,其实在我们集团内部这个问题很明确,根本就没有什么争议。华润只有深万科15%左右的股份,连报表都不能合并,我们老早都想增持深万科,但困难太大,目前看来仍然增持不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万科跟华润其实还是隔了一层。因此华润给万科的定位就是优先全国发展住宅类地产。何况40亿的投资对于万科也太大了。20个亿刚好够这个项目一期投资,但给万科就可以做全国好几个城市的大项目。跟集团关系紧密一点的北京华远也是长期在做住宅类地产项目。虽然也做过一些综合性项目,但集团认为没必要让它到深圳来做这个项目。”
这样一个一掷40亿的大项目,交给华润置地(北京)或万科都是风险太大的事,尤其是两家正在斗气的关键时刻。华润只有自己出来玩。一方面是以自己的实力担当风险更稳当一些,更主要的是可以自己做一个大项目,再以此实力来对中国大陆业务进行整合。
“该项目对华润在中国地产界的地位意义重大。”吴并不掩饰这个项目在华润棋盘上的重要位置。他肯定地表示,华润仍在顽强的推行既定的中国最大地产商的拓展计划。而华润深圳公司从这第一个作品开始,建立自己的团队,积累经验和人才,还将继续寻找合适的土地,继续地产项目开发,并争取以地产带动多种综合产业,滚雪球式地发展壮大。
到那时,“整合既有产业当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们买一个壳,将深圳的一些产业(不仅限于现在的深圳公司)装进去,都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深圳筹建第二总部(小标题)
不久前,吴向东的身份还是深圳外贸中心负责人。吴氏解释说,其实华润深圳公司跟深圳外贸中心是一回事,而且它是华润在深圳唯一一个一级利润中心。“随着集团战略定位的目标的调整,一些项目肯定会收缩战线,而另一些项目则会在集团支持下积极扩张。”
而在深圳外贸中心基础上组建华润深圳公司,也不仅仅是为了投资建设华润新城。吴向东向记者透露,香港华润已经决定,将华润中国总部设在即将建成的华润新城里。现在部分公司已经开始跨过香江进驻地王大厦及他所处的这幢华瑞大厦。
眼下华润新城的拆迁工作已经完成,现在正在由一个美国设计师规划设计,争取明年6月开工,到2004年上半年开业。吴氏强调说:“是开业不是发售。这个项目我们只租不卖。”因为其裙楼所从事的零售业,正是华润历史强项;除此之外的酒店业等,华润正希望从这里延伸出更多的产业出来,完成其500亿华润中国的目标。
  华润集团是外经贸部1948年开始在香港开始设立的窗口公司,在香港拥有五家上市公司。华润集团至今70%的资产和90%的盈利均来自香港,中国大陆投资不足30%,在目前香港经济停滞不前的情况下,华润感到自己的香港业务增长十分有限。
也就是这个时候,大陆的商机和市场让华润垂涎。吴氏透露,今年上半年华润在内地的所有业务全部有大幅增长,尤其是沈阳压缩机和徐州电力两个项目利润增长都有好几年亿,在整个华润集团里都排在前几名,这是华润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说明内地经济增长能量不可忽视。
华润集团总经理宁高宁对此表示:“应该说不是转移,而是扩展到内地。”他举例说,希望将香港的管理和模式带给内地,比如说华创与Esprit的合作,有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设计风格、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应用到内地市场非常成功,回报率约50%,近乎暴利。
追逐利润。这就是华润在深圳建立负责大陆业务的新总部的全部理由。
据介绍,在华润新城项目后,华润随后将在保证香港业务继续的情况下,壮大深圳公司,逐步形成地位和规模仅次于香港华润集团的第二总部(国内总部,在华润内部它的正式简称叫“华润中国”)。原先在北京的中国总部则仅是国有资产的代表和象征,整个“华润系”核心业务分别集中在香港华润和华润中国。

全力以赴打造新华润(小标题)
据悉,华润中国公司已经决定,通过收购、兼并、改造、培育、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大力拓展在深圳的投资和业务,用3到5年的时间使深圳成为华润重要的人才基地、业务基地、后勤保障基地和利润来源。吴氏向本报记者透露,仅仅今年之内,华润集团已经安排了全部高层领导进行了3次封闭式培训,最长一次达到7天,请国家行政学院领导执教。11月6日他收到的开会通知,将是落实培训成果、进一步明确发展战略的重要会议。——重整旗下业务、强化核心业务,已经成为华润箭在弦上的事情。
在吴向东的办公室里,摆着第二期培训的照片。在培训老师和集团核心层背后,吴向东站在第二排最中间。当记者疑惑地看他时,吴氏说,“华润中国总部并不是就意味着以我为主,我现在只管全力将华润新城项目做好,为新总部组建提供条件。”
  3至5年内完成600亿的华润大陆计划不可能靠一笔一笔投资加法来完成,对华润来说这太慢了点儿。吴透露:“必要的时候,肯定要运用财务杠杆。”就在中国总部成立的同时,研究华润中国公司在国内上市的委员会已经开始工作,主要是考虑整体还是单独上市。
但这并不是华润的最后意图,宁高宁的如意算盘是,华润不仅要做一个企业,而实际上是要整合行业。其后华润集团只做控股公司,将所有的业务全部放到上市公司运作。如果宁高宁的计划实现,华润中国将是一个横跨A股、香港股市乃至不排除国外股市,拥有十余家上市公司的巨无霸。
在这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中,地产业老大,是华润已经握在手中的牌。从这个角度开始华润在大陆的征程,只要旗开得胜,就会顺势而进,势如破竹。
但是,正是在华润新城这个关键性的项目上,有专家对此表示了质疑。没有人怀疑华润投资的能力,但这个华润新城的裙楼将建成面积15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与此同时,深圳已经在投资建设营业面积达18万平方米的深圳新城市购物中心,它亦将在2004年开业;岁宝百货的扩张计划也正在进行中,华侨城近8万平方米的购物中心已经建成,甚至连宝安区西乡镇麻布村委会投资的20多万平方以上的购物中心也对华润新城的购物中心形成了竞争。
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的刘鲁鱼说,深圳与香港比较,面临不可逾越的体制障碍,与广州比较,无论从所处区位还是商业传统辐射半径都在一定时期内处于劣势。加之深圳人口结构特殊,常住人口中2/3是外来暂住劳务人员,收入将主要流入内地,本市户籍中大部分是外来移民,与内地联系密切,相当部分收入也回流内地消费,因此未来深圳购物中心的竞争将极为惨烈。
他甚至质问:“投资大型零售设施在经济上是否可行,我认为如果属于纯粹的企业行为就没有必要讨论,由于企业要承担投资的风险,他们对于市场的认识比政府和专家要深刻得多。问题在于我们的企业是否是市场型的企业,是否存在计划经济下的投资饥渴的影子。”
不过吴向东认为,只有中信城市广场会是华润新城的竞争对手,其它几个大多还在购思阶段,能否付诸实施尚在未定之天,而从地理位置、规模和投资实力几方面来自,他“对华润新城的竞争力非常有信心。”
华润能否趟过专家所谓的雷区,从而为自己的大陆攻略开个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