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导语批判 - 传播研究 - 罗忠政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66 次) 时间:2001-11-28 16:32:21 来源:罗忠政 (青年先锋) 转载

  无新闻导语的盛行给中国主流新闻传播造成的伤害是令人担忧的,无新闻导语埋葬的不仅仅是新闻事实本身,它埋葬的是读者对中国主流报纸的阅读兴趣。其后果,无新闻导语最终埋葬的是中国的主流声音。
  中国的新闻记者在新闻导语写作上,长期以来,以拒绝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和兴趣为目的,无论是在大跃进时代、文化大革命时代、批林批孔时代、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代、学大寨学大庆时代、批判四人帮时代、华国锋时代、批判两个凡是时代、五讲四美时代、精神文明时代、加入WTO时代、歌颂全球化时代、会议报道时代,坚守以下几种新闻导语写作模式:
  无新闻型导语
  无故事型导语
  会议开幕型导语
  表彰先进型导语
  概括型导语
  概念型导语
  埋葬新闻型导语
  如果你不信,让我们浏览一下今天中国报纸新闻的导语,做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为了显示抽样无偏见、公正和具有代表性,我们选择了被广大公众认为最有可读性和最有新闻性的全国性日报《中国青年报》作样本。抽样的时间段是2001年2月10至30日。
无新闻型导语:
  1.本报北京2月3日电(记者苏敏)全国假日旅游办公室负责人、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张希钦日前表示,春节的“黄金周”平稳度过,“旺而不乱、平安有序”,假日7天,没有发生大的旅游安全事故。(《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4日)
  如果中国的媒体只有两报一刊,如果中国公众的文化教育水平还停留在30年前的文革时期,如果网络没有在中国出现,如果中国没有出现改革开放后的多元生活和社会,中国的新闻内容、表现形式、导语模式,完全没有必要改变。但是,问题是,中国的受众发生了变化。新闻学有一句名言:有什么样的受众,才有什么样的报纸。新闻可能是对不同的人有不同兴趣的信息。从西方新闻学看,新闻是记者相信的读者所需要的信息。比如,对于一个初学新闻学的大学生或研究生来说,新闻可能是学校食堂伙食太贵、学生宿舍熄灯太早、计算机太少、不给学生免费上国际互联网、暑期的攀登雪山计划等等。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新闻可能是取消户籍制度、各航空公司浮动票价、单位再也无权用住房和档案来限制人员自由流动、中国实现高中义务教育等等。因此,新闻稿件不是公关公司发给你的,也不是有关部门的宣传干部制作的,也不是领导秘书口述的,也不是从网上下载的,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优秀的新闻作品离不开记者亲自收集来的素材,离不开记者对受众的理解,离不开记者对新闻事件背景的理解。在新闻采写前,记者要花20分钟,先问一问自己,他的读者是谁?谁将是新闻的主角?主要采访的新闻源是谁?
会议开幕型导语:
  2.本报讯(记者陆锦东)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甘道明在日前召开的共青团四川省十届五次全委会上指出,要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4日)
  会议只是一个新闻挂钩和由头,是新闻发布的时间要素,而不是新闻本身。在会议新闻报道中,新闻导语回答的是“Why”。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情,政府为什么要采取这个措施,为什么要颁布这个政策。在真正的记者中,没有两个记者会采用完全一样的手法处理同一条新闻,写出雷同的新闻导语。但是,看看中国媒体的会议新闻报道,越是重要的会议,导语越是雷同,越是没有实质性内容,而且可以预先炮制出来,例如,各大报纸的两会开幕报道、《中国青年报》每次团中央会议报道等。
  永远把会议中最有意思的新闻放在导语中。导语中只包含和强调突出一件事情。在新华社、人民日报的导语中,特别是报道政府部门的会议消息中,通常在导语中包含多件事情和议题,记者就无法在新闻稿件的主体中集中精力把主要问题写深、写透和写清楚,
  吸引人的导语是无法预先制作的。任何在事件发生前就能想出来的导语都是糟糕的导语。如,会议消息、领导人讲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和记者招待会等等。在报道这些事件时,不是报道什么会议召开或者什么领导人发表什么讲话。而在于在这个会议上,人们或领导人讲了什么新鲜的话,或回答了公众关心的什么问题。上面几条会议新闻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
  记者在采访会议新闻时候,要尽量杜绝写会议程序性新闻,把程序放在最次要的位置,而主要精力要用在发掘新闻和寻找新闻来源上。1996年夏天,北京国际地质大会上,记者会上采写的《国际地学界对美国声称发现火星生命表示怀疑》、《生命早在六亿年前就出现了男女性别之分》的真正有新闻价值的稿件至今可能还有人记忆犹新。
表彰先进型导语:
  3.本报北京2月6日电(记者王海洲)记者今天从团中央了解到,2000年度神农奖日前揭晓。(《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7日)
  世界上除了诺贝尔奖外,一般的获奖新闻报道很难引起读者的关注。那么,如何报道“神农奖”、“星火青年带头人奖”这些永远不会引起公众关注的奖项呢?要么获奖者具有显赫的地位,要么获奖者是新近发生的一个重大新闻事件的人物,要么这位获奖者名气特别大,本身是什么政要、大款、明星、著名科学家和学者。但是,从《中国青年报》报道的获奖者名单上看,他们都是些从没上过报纸的“小人物”。要想让读者对“神农奖”或“星火奖”发生兴趣,首先要让读者对这些小人物身上的故事发生兴趣,也就是在这些小人物中找到新闻的接近性。可以用获奖者身上发生的新奇、新鲜、反常的,甚至奇异的小故事来做导语。颁奖会议可以作为背景或由头,但不可以作为导语来写作。
总结型导语:
  4.本报讯(记者吴海鸿)记者近日从六盘山自然保护区获悉,由于林业部门和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加大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六盘山的森林覆盖率已由1985年前的33.9%增加到现在的74.2%。与此同时,六盘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种群和数量也有了明显回升。目前,六盘山的野生动物种群达上千种,其中脊椎动物213种、鸟类158种。属于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的有金钱豹、林麝、豹猫、红腹锦鸡、金雕等14种。在“中日候鸟协定”中受到保护的鸟类有草鹭、白腰雨燕、角百灵等34种。(《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1日)
  新闻在采访、调研过程中,可以运用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历史学和自然科学等学科中的一些技能,但在新闻的具体写作中,只能运用一样技能——小说家的叙述技巧。美国大学新闻学院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要花一年的时间学习新闻导语的写作。美国大学新闻学教授和传媒专家相信,新闻导语的写作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最基本的基本功。在西方新闻学教育中,学生们必须会写《华尔街日报》日报导语或轶事导语。新闻学教授们认为,这种以故事开头的新闻导语是最有感染力和战斗力的。
  除非是突发性事件写作,记者应该尽量在写作中追求新闻事件的故事化、人情化和戏剧化的过程,注重细节与现场描写,使新闻一开头就有声有色,能够把读者吸引住。尤其是在涉及野生动物保护、人物的报道中,更应该以感人的小故事作为导语,来打动读者。
  讲故事要抓现场新闻、以小见大、用细节描写反映大变化和大主题,在采访过程中留心能够形成强烈反差的例子,用新鲜活泼的具体事例反映变化。比如,《中国最贫困地区出现首批“网民”》、《戈壁滩上崛起科技岛》、《百万移民第一村》、《农用机动车代替了小毛驴》等选题。在野生动物保护稿件中,新华社新疆分社采写的《新疆牧民雪豹》的导语中写道“新疆一家牧民在最近的这场大雪灾中,为保护两只雪豹不被冻死,让雪豹在自己的羊圈中呆了6天,20只羊被雪豹吃掉。”
  概括型和概念型导语:
  5.本报讯(记者吴海鸿)记者近日从宁夏固原地区林业局获悉,农民个体植树造林已成为当地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4日)
  新闻导语是全篇稿件的目的和故事发展方向。写导语的目的是把新闻关注集中在一个点上。在整个新闻写作过程中,导语的写作通常要占据整个写作和构思时间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有新闻价值的素材挖掘得越具体,越会找到一个好导语。
  今天,有些记者在写新闻导语的时候,为了显示其重要性,总爱把“国际化”、“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这些大字眼放进导语中。好的导语不是简单地在导语或题目中加上“国际”“全球化”这两字,恰恰相反,而是要从一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开始。如云南分社的《两根竹竿铺出的脱贫路》:
  新华社昆明4月3日电(记者原兴伟 周笑雪)小凉山农民哲布里清楚地记着10年前县里挖坑种苹果时发了两根竹竿。
  他说,“这根竹竿一根代表坑挖多宽,一根代表要挖多深。我们村里人多数不识字,跟我们说有多深多宽没得用。”
  这“两根竹竿”可能是中国扶贫工作中采用的最简便有效的工具之一。正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一位官员指出的那样:“我们缺少的不是农业技术,而是如何使它简单易学,以便于落后地区推广。”
  在过去10年中,中国政府设法使农村贫困人口从一亿两千五百万减少到五千八百万,主要就靠普及技术以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杜绝概括性或概念型导语,还在坚持一事一报,尤其在成就、扶贫、教育和科技报道中,切记不要写笼统的综述,什么《我国新近发掘出一大批西汉珍贵文物》或《我国“九五”期间又获得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不要以为一篇稿件报道的考古发现或科技成果越多越好,其实不然。这样的成就稿,读者(被采访者和记者本人除外)兴趣几乎是零。一篇稿件最好是把一个最生动的主题讲透,或是从一堆考古发现中挑选一件最独特、最有价值的文物加以生动细腻和具体形象的报道。1995年底,新华社一位记者在《中国文物报》上看到一篇三千字的长篇文章《考古重大发现:徐州出土一批汉代文物》。这篇报道用考古学家的语言一一罗列了一批新发掘的文物,毫无可读性和新闻性。文章的倒数第二行写道,这次发掘还发现了一件世界上最完美的金缕玉衣。记者根据这篇长文编发了一篇600字的中文消息《中国发现世界上最完美的金缕玉衣》和英文消息《考古学家发现2000年前的一件用金丝和玉片制作的寿衣》。路透社是这样转发这条消息的《2000年前的中国王子埋葬在玉中》。
  杜绝概括性或概念性型导语,要注意少一些综述,从读者角度看,概括型导语、概念型导语、笼统性导语、综合性导语和抽象性导语统统属于无新闻导语的行列。为了避免出现上述导语。采访完一件事情,收集到新闻素材后,记者在动笔写导语前,要给自己提两个问题:1)这件事情有什么意义?(这正是新闻导语要回答的)2)我在稿件中应该报道哪些素材?(实际上是应该扔掉哪些读者不喜欢的内容)3)如何突出新闻价值和意义?比如,一位新华社记者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谈他们在恐龙研究的最新成果时,她的稿件导语经过了以下几个阶段的修改,才得以发表: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恐龙研究中有重大发现”
  “中国科学家最近在恐龙蛋研究方面有新发现”
  “科学家最近发现恐龙的智力比人们想象得要高”
  “科学家最近在研究恐龙的生蛋方式时发现,体形庞大、貌似呆笨的恐龙其实比人们长期想象得要聪明得多,恐龙在保护后代繁殖方面表现了较高的智力”
  埋葬新闻型导语:
  6.本报南昌2月26日电(陈芳 记者李菁莹)今日,南昌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震惊全国的“11·11”特大银行抢劫案进行公开审理。(《中国青年报》2001年2月27日)
  最重要的是:“杀害3条人命、抢劫银行50万巨款的6名罪犯被依法处死刑”被放在稿件的最后一段。
  关于导语写作和构思上的技巧:
  导语不是简单的新闻总结,不是笼统地告诉读者发生了什么。一条新闻稿件必须回答What、Why、When、How、Where、Who。有的新闻事件里包含多个兴奋点和亮点,记者只能金子里挑钻石,选取最大的钻石。绝对不能金子里挑沙子(如上面列举的《中国青年报》上的几个例子)。
  导语应该是故事的高潮。如选举结果、记者招待会朱总理的讲话兴奋点、克林顿的性丑闻。
  今天,随着有线电视台和互联网的出现,新闻的出口越来越多元化。但是,无论新闻怎么变,新闻媒体的根本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为不同思想和观点的人提供共享的信息环境。新闻的另一个作用是促使读者关心政治、关心公共政策、关注政府的所作所为、关心人民的疾苦、关心国际局势。因此,新闻记者必须准确诚实地、有责任心地报道事实和数字。无论记者用哪种方式构思新闻的开头,总离不开以下几种技巧:
  1.导语中选用的事实,必须是到了非要写出来与大家分享不可的地步。这种事实有一种紧抓住你的读者的力量;所报道的事实或描述的观点有新意或新的味道。
  2.坚持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不得超过50个字。最好是一句话导语,最多不能超过两句话。
  3.导语内容越具体越好。但是,不要包括太细的细节内容。例如,出了飞机事故,6人死亡,不一定要把6个人的名字都写进导语。而是要把最有新闻价值的人的细节写进导语。有的时候,不一定是飞机掉下来人死了就放进导语。如果飞机掉下来,所有的大人都死了,但有一个小孩幸存下来,这个小孩就可以放进导语。导语的作用是要让读者把新闻读下去,要提出和回答“为什么”。
  导语要有一个兴奋点或卖点;导语要调动读者的情绪而不是他的大脑;导语选择新观点新言论的时候,编辑记者必须跟着当地读者走,按照他们的情绪写文章,否则会引起读者对报纸的反感。
  5.用讲故事的口吻写导语,好像你在给一个坐在你对面的人讲故事。
  6.要从具体的问题入手,然后再拓展话题。
7.只使用最明晰的事例和数据;可以新近发现的历史档案做导语。
  8.导语要具有视觉感,让人读起来忘不掉。
9.导语写作要有针对性,要明白稿件是给谁写的。了解群众在想什么、盼什么、欢迎什么、反对什么。
  10.导语千万不要空,要感人。空就是假,给人以假的感觉,就有损于媒体的形象。
  11.导语要以小见大,导语中最好能见到人,人还要有名有姓,读起来真实、可亲、可信。
  12.通过事实的取舍,在导语中表达记者的立场和感情。
13.善于把国内或国际关心的重大新闻找个地方新闻挂钩去报道。
  14.尽量使用直截了当,不拘形式的语言和短句子;导语要具体,如使用真实的姓名、地名和事件的描述。
15.导语中不应该有一个多余的字。
  16.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导语,不是让人读起来高兴的导语,而是让人读后感到一种生气的力量在驱动你把故事读完。比如,有人这样开一篇文章“走进这个国家,人们发现这里最短缺的商品是棺材”。
17.最重要的是你的导语必须首先牢牢抓住报纸的编辑,通过很微妙的写作技巧引起编辑的注意。 来源:大众网—青年记者 200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