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全球手机商迁徙中国 - 生命 - 许扬帆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4 次) 时间:2001-12-24 20:35:52 来源:许扬帆 (xu28) 原创-IT

大趋势:全球手机商迁徙中国

2001-11-14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许扬帆

  超前布局

自今年2月始,在下沙西湖工业城内的杭州数源基地,施工队伍将原来生产西湖和数源牌电视机的车间修葺一新。一台台大型手机生产设备被搬运工人搬了进来。一切都在有条不紊中进行。

  当数源和三菱联姻并将手机生产基地移师杭州的消息昭然天下时,这片占西湖工业城1/3,用来生产三菱GSM和CDMA手机的生产区已经一切就绪。

  而在对面,1993年3月就已经成立,由摩托罗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方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PTIC)三方合资的杭州摩托罗拉移动通信系统有限公司(简称JV1)和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公司(简称JV2)的6条手机生产线,已经在下沙基地独自寂寞了许久。

  早在1998年JV1、JV2设立之初,摩托罗拉就将目标瞄准未来中国CDMA手机市场,并为此全线布阵。但是由于对国内市场预计的超前,3年来摩托罗拉不得不调整策略,在GSM主打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将CD
MA手机的生产重点放在出口。投产第一年,从下沙摩托罗拉生产基地下线的68万台CDMA手机,全部出口美国,1999年,“外卖”CDMA手机增加到80万台,2000年,CDMA手机出口350万。

  直到今年10月,摩托罗拉与中国联通签定中国第一批CDMA手机销售协议后,两家合资公司的决策者才松了口气。协议签定后,摩托罗拉将通过签约分销商,向联通CDMA市场提供首批200万部多种CDMA终
端产品。而这200多万的产品,大多将由JV1和JV2的6条生产线来负责生产。中国联通CDMA落地,使用心良苦的JV1和JV2经历了一个从CDMA到GSM再到CDMA的轮回。

  深度捆绑

今年4月,摩托罗拉宣布关闭在苏格兰的手机制造工厂。之后不到半年,摩托罗拉又关闭了在马来西亚的大型手机生产工厂。但是,摩托罗拉在中国天津、杭州等地和当地企业深度捆绑,携手并进的势头却一直有增无减。

  去年5月,JV1、JV2两家合资公司全面改组,三方各自加大投资,总投资由5940万增加到1.28亿。为了满足自身对未来CDMA等市场的需要,东方通信对改组后的JV2进行了50%的控股,并改名为杭州东信
移动电话有限公司。

  在产能扩充同时,两家公司也做了大幅业务调整,CDMA生产中由东方通信和摩托罗拉分别控股的两家合资公司互相结合程度,已达到前所未有之紧密。据介绍,两家公司由一个总经理负责,担纲手机前
端生产的新JV1和负责终端生产的新JV2共用一套生产系统,生产线上只设了一个虚拟的点,来大致界定两个公司的区别。合资公司调整之后,两家合资公司的摩托罗拉品牌手机生产能力得到迅速提升,而在
同时,东方通信自有品牌手机的生产线也在扩容。

  到了此时,方圆几百亩的下沙建设,已经已显得捉襟见肘,大规模手机制造中心所必需的配套厂商和设施基础已没有多少放置空间。

2000年7月1日,JV1的“全球电信方案部”离开下沙,转移至之江科技园占地1000亩的“杭州活水宽带通信系统城”(简称“活水”)内。

  由下沙开始,绕过景致旖旎的西湖,驱车由钱江一桥越过以“后潮叠前潮、大潮叠细潮”之潮中潮而闻名的钱塘江,钱江南岸高新工业区里气势逼人的“活水”便扑面而来。

  “活水”主楼放射型圆弧状建筑共有六个单体,每个单体由两层大开间生产车间和三层办公管理用房组成,中间由一道15米宽、1公里长的参观长廊将这六个单体串连起来,JV1的“全球电信方案部”
就在其中的一个单体“BuildingB”内。“BuildingB”的斜侧,便是东方通信运转着的3条自有品牌手机生产线。自2000年5月“活水”里启动了第一条国产手机生产流水线后,东方通信自己的生产线几乎是
每年增加一条。现在,3条生产线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80万部。

  这是东方通信联合摩托罗拉等通信巨头一起实现“建成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和生产基地”梦想的地方。为了避免下沙基地的略显单薄,东方通信曾经特意强调“活水”是其实施的“后
向一体化战略”,意即向发展方向会向现代移动通信产业链的上游扩张。也就是说,“活水”追求的不仅仅是手机成品的最终下线,范围将延伸到原材料、半成品和零部件。

  “活水”9月份已开始向外招商,投资者希望能够吸引如同摩托罗拉一样的来自美国、台湾、韩国等地国际一流移动通信企业的进驻,并将制造重心从单一的手机生产拓展至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
等三大领域,东方通信在此花费心血很多。

  手机制造之都

今年的下沙和“活水”都将是一个手机生产年,东方通信(包括JV2的摩托罗拉手机产量)提出的生产目标是1050万,三菱数源今年的生产目标是100万,明年这个数字将被提升到300万。而不远处,浙江奉化的波导生产线预定的本年度目标是350万。

  几年以前,东方通信提出做亚洲移动通信制造中心的目标;到今天,高喊此口号的已经远远不止一家。

  除了很早就内迁中国的摩托罗拉,三星、飞利浦等行业巨头均透露自己手机生产线的迁徙计划。

  在声势浩大的手机产业基地从东京、汉城、台北等地大举西进中国内地的过程中,杭州的下沙和“活水”只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

  大势正在明了,世界主要手机厂商今年的在华产能增幅达到40%~200%,全球的手机产业正日益集中到中国的三个地区:京津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据有关资料显示,上述三地区手机生产企业已经达到28家,2000年的可统计总产量已经达到5396万部,产能超过7000万部。

  近日,天津市有关高层透露,天津及其开发区将的定位是,成为手机制造厂华北地区生产与发货中心,长期目标是成为亚洲最大的手机生产制造基地,5年内实现制造业销售规模300个亿。

  有业内人士估计,与外资合作进行手机生产加工将是新一轮追逐的热点,“手机制造之都”的桂冠,将如同温州打火机王国、苏州显示器之乡这样的美誉一样使人趋之若骛。

  形势不容乐观

这是一场你情我愿、皆大欢喜的买卖。一方面,受尽全球IT业疲软而严重亏损之苦,急于将最耗费精力又最不赚钱的通信终端生产工作转移他地的国际通信巨头非常看好中国。加入WTO,中国在向全球
市场经济方向发展,一切将在WTO的框架下按国际标准办事,投资的领域越来越宽;加入WTO,关税保护的取消将减少手机零配件的进口成本,这一切都刺激着国际巨头在中国设厂的欲望。另一方面,却是拥有中国巨大手机市场、制造成本相对很低,但又对技术和资金如饥似渴的中国通信企业不断穿针引线,招商引资。双方一拍即合。

  全球手机生产重心移至中国的趋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已经势不可挡,大量的外资涌入,使得国产品牌的市场进一步减小,但中国通信制造行业却在逐渐失去政策保护,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显得更加脆弱。

  手机生产任重道远,虽然目前中兴、华为、东方通信、大唐等国内通信企业在GSM的系统设备上已经形成生产规模,但是对核心技术的掌握还是不多,能够掌握的结构设计,独立完成人机界面、应用层软件设计和实现规模生产的企业更是寥寥无几。目前很多企业的合作,只是限于OEM国外技术的层面,甚至是贴牌生产,大多都没有拥有能够适应未来市场的技术。

  尤其是与外资合作进行CDMA移动通信生产,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实际上涉及较多的技术专利、知识产权等核心问题,国内厂商进入CDMA市场的成本负担丝毫没有减轻。盲目跟随国外手机制造商大举迁
徙中国的脚步,中国通信制造企业的处境也许将如履薄冰。

  有关人士指出,加入世贸之后中国通信企业尚有5年的缓冲时间可以利用,捆绑巨头也许只是权宜之计,及时的定位和转型以适应情况的变化的过程才可算是长远打算。

  各司其职、专业细分化、资源共享达到共赢在通信行业也是出路,收购飞利浦研发机构只卖技术不卖手机的华立走的是一条路,专注控制生产成本走专业制造商道路的台湾大霸又是另外一个例子。

■记者手记

依附性积累隐藏危机

  东方通信是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市场后最早的合作伙伴之一,早在八十年代,在国家政策对外资通讯企业在华投资还是白板一块的时候,双方就有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在几年的合作中,东方通信充分利用
摩托罗拉技术和品牌优势,在生产摩托罗拉手机、基站等过程中做了大量积累,使自己得到充足发展,从而确立了其在国内电子行业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此期间,东方通信董事长施继兴提出了“借牌立足、创牌立生”的口号,意即借助摩托罗拉的品牌在中国市场上站稳脚跟,创立自己东方通信的品牌获得长久的发展。

  1998年,摩托罗拉和东方通信达成协议,重新划分摩托罗拉手机基站在全国的供货范围,将北方市场,划分给位于天津的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而华南市场,则由广州金鹏移动通信系统供货。

东方通信的手机基站市场顿时只剩下原来的1/3。

  如CD928这样在东方通信及其合资企业内生产的摩托罗拉手机,曾经风靡全国,但是近几年,摩托罗拉正在将自己畅销的产品生产逐渐移向其在天津的独资公司生产线。

  一种略显单薄的依附性积累,也许会导致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过多合作者的印痕,一位东方通信内部人士说。与摩托罗拉合作近10年中逐渐进行技术和资金的积累,依附性的习惯思维却已经在头脑
中根深蒂固。

  关系到企业未来生存发展的自身品牌建设及其市场开拓遭受冷落时,外资进入必然的功利一面却开始显现。如果有一天这样的功利目的最终得到兑现,合作者必然会携技术、品牌扬长而去,除了一堆过
时的生产线,中国企业是否会一无所获?

2001年部分手机厂商分布情况
图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