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要做第二个“小灵通”? - 生命 - 许扬帆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70 次) 时间:2001-12-25 22:33:27 来源:许扬帆 (xu28) 原创-IT

摩托罗拉要做第二个“小灵通”?
2001-12-24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许扬帆 杭州 上海报道

  已在浙江销售渠道内“铺”货多年的俞智新,对于各款摩托罗拉
手机的价格、性能,已熟稔到朗朗上口。但是不久前到货的一批摩托
罗拉新“手机”,却让他有点“摸不着头脑”。
  俞智新面对的是摩托罗拉T6200C民用对讲机。他说对这个产品自
己和其他人一样一无所知,但是他所在的天音公司和摩托罗拉厂方却
要求他把对讲机视作普通手机,一家家零售店地将货铺到位。
  怀里揣着民用对讲机的样品,俞智新杭州、温州、宁波跑了个遍。
销售方式可以照搬摩托罗拉分货、走量、打折扣、返点这样的“大市
场、大渠道”惯例,但是说服将信将疑的手机经销商却成了最费力的
事情。俞智新要让他们相信:民用对讲机和廉价手机一样非常有市场。
  俞智新略带痛苦的经历背后,潜藏着摩托罗拉公司中国产品线的
一次重大调整:摩托罗拉的所有传呼机已经在3个月前停产,一种获
得国家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局准许,通话范围达到3公里的民用对
讲机T6200C已经在摩托罗拉的上海寻呼机生产线上取而代之。
  在12月16日后短短3天,通过华东、华南区域的深圳天音、东北
区的通利通信、西南区的新亚通讯等传统移动通讯终端产品代理商架
设的网络,T6200C已经铺到了全国各地手机专卖店、无线电通信专业
市场的柜台上。
  寻呼市场三年崩盘
民用对讲机的上市,实质上宣布了摩托罗拉寻呼机时代的结束。
  一直以来,摩托罗拉公司员工内心都曾凝着挥之不去的“寻呼机
情结”。自1988年,中国市场上第一台寻呼机由摩托罗拉引入中国后,
各类产品陆续在摩托罗拉天津生产基地生产。90年代初,一句“摩托
罗拉寻呼机,随时随地传信息”家喻互晓。价格几千元的摩托罗拉寻
呼机当时竟然占到了70%左右的市场份额,在寻呼发射机和其他配套
产品软件领域,摩托罗拉也是一家独大。整个90年代,摩托罗拉在寻
呼机市场上赚得盆满钵满。
  在当时一片看好声中,上海无线通信设备有限公司与美国摩托罗
拉公司合资,于1995年成立了上海摩托罗拉寻呼产品有限公司(摩托
罗拉绝对控股),组建了中国最大的寻呼机生产和研发基地,年生产
能力超过600万台。天津的寻呼机生产线也陆续移至上海,上海合资
公司一度承担摩托罗拉90%以上的寻呼机生产任务。据介绍,1997年
至1998年间,合资公司的寻呼机业务进入鼎盛时期。
  但鼎盛期的辉煌还没有来得及让合资公司有足够时间咀嚼,市场
已经变了。
  1999年以后,随着手机及其附带大量增值业务的迅速崛起,中国
的寻呼机市场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大幅滑坡。
  2001年7月,被中国寻呼机生产商视作中国寻呼机市场的分水岭。
在这个月里,中国联通公司对联通寻呼业务进行全面整合,先是将国
信寻呼有限责任公司融进中国联通,成立无线寻呼事业部。后又将联
通寻呼有限公司业务划归无线寻呼事业部统一管理。“联通寻呼”业
务重点从面向个体用户调整至面向集团客户和群体客户,其重心逐渐
向呼叫中心等增值业务方向转移,欲从ISP(网络运营商)向ICP(网
络服务内容提供商)过渡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7月后,整个中国市场的寻呼机采购量一下子降到了7月前的20%,
寻呼机市场彻底崩盘。
  一夕转型寻呼机市场的倾覆,令上海摩托罗拉寻呼产品有限公司
这个中国90年代最大的寻呼机生产基地风光不再。
  寻呼机的颓势已经回天乏力,上海摩托罗拉寻呼产品有限公司副
总钟友法不无遗憾地说。尽管很多寻呼设备生产商都试图力挽狂澜,
将寻呼机往网络化、智能化的纵深方向发展。但市场的一撅不振并没
有因此而改变多少。
  明智的选择是顺应市场变化。
  2001年初,上海摩托罗拉寻呼产品有限公司宣布更名,将“寻呼”
的头衔舍弃,以“通信”二字取而代之。不久后,外界得知了更名背
后的意义:“向国内家庭对讲机服务(FRS)方向发展”。
  伴随更名,上海摩托罗拉合资公司逐步对其生产基地的部分生产
流程进行改造,前线相应寻呼机控制软件都被对讲机生产控制软件替
换,而后线内的测试组装线则是彻底地改装。
  整个转型过程非常平滑,在外人眼里甚至几乎是一蹴而就。7、8
月间,摩托罗拉在上海的寻呼机生产线陆续停止运作;9月,耗资298
0万元的民用对讲机生产线改造随之完成;10月,上海张江高科技园
内上海摩托罗拉通信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开始为摩托罗拉向美
国市场出口的民用对讲机进行局部加工。
  11月,上海的摩托罗拉合资公司向信息产业部有关部门递交了“
开展频率在400MHz范围内民用对讲机业务”的申请报告。
  12月3日,信息产业部《关于公众对讲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文件正式下发,的当天,摩托罗拉从信息产业部手中获取了调频民用
对讲机的“准生证”:《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证》和《无线电发
射设备型号核准代码》。
  12月4日,获得所有合法身份的民用对讲机产品迅速向全国市场
铺开。12月6日产品正式上市。钟友法称,市场局面一旦打开,600万
台产能寻呼机生产线将全面掉头投入对讲机生产。
  摩托罗拉(中国)有限公司希望经过2年的投资建设,将上海的
生产基地改造成亚洲最大的民用对讲机生产基地。
  而人们在上海摩托罗拉生产基地看到的,其实就是摩托罗拉寻呼
产品的全球战略规划一个清晰倒影:2001年12月3日,美国摩托罗拉
公司总部对外宣布,2002年中期,摩托罗拉全面停止其全球性的基于
传统寻呼技术、单向或者双向的寻呼机生产、销售活动。取而代之,
摩托罗拉将把焦点放在适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双向传输装置上。延续
近30年的摩托罗拉寻呼机历史自此宣告结束。
  与政策同步
摩托罗拉在中国寻呼机业务上的转变,得益于信息产业部的一纸
公文。
  无线电频率的民间使用一直监管严格,即便专业用户购买对讲机
,也需向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频点,审批通过后才可购买。无
线电管理部门有关人士解释,无线电频率是稀缺资源,在移动通信迅
速发展的今天,对稀缺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另外,用于军队、公
安等一些国家机要部门的无线电通信往往关系重大,国家必须维持有
效的空中电波秩序来保障其不受干扰。
  但12月3日信息产业部下发的文件,却首次松动了民用对讲机频
率管制的闸门。
  该文件规定,今后409MHz-410MHz之间频率具有的20个信道将专
门划为民用,设置和使用合法的公众对讲机,不需领取电台执照、免
收频率占用费,免收网络使用费。
  据摩托罗拉有关人士分析,管理部门在小范围内将频率开放,意
在用产品合法化的手段理顺受“水货”扰乱的整个民用对讲机市场。
  但是,摩托罗拉调整产品线与国家信息产业部新政策出台几乎保
持同步,业界人士却难以不为之动容。
  这不由使人联想起今年8月下旬,中国联通圈定的19家入围CDMA
手机企业名单内,除摩托罗拉外,其它众多的日本、韩国或美国CDMA
手机商,都只有采取和18家中国本土企业合作的方式,曲折进入中国
CDMA市场。
  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过:
“摩托罗拉瞄准中国这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首先要了解的是中国政
府对整个行业发展的计划……因此,摩托罗拉首先获得了中国政府的
大力支持。”从寻呼机、模拟/GSM/CDMA手机到现在的民用对讲机
,摩托罗拉屡试不爽。
  第二个“小灵通”
  一旦政策坚冰缝隙初露,就有商机乍现。摩托罗拉的T6200C也许
只是开了一个头,其后大量跟进的设备制造商必将使得民用对讲机功
能更先进,价格更便宜。
  民用对讲机即买即用,不需要入网,不产生话费,原来必须每年
一交的几十元频率占用费现在也可以省去,目前技术上已经可以支持
同一区域内2280组,每组数千人同时通话。业内人士称这在一定程度
上会对现有的移动通讯市场产生不可回避的影响。
  浙江移动有关人士分析,目前民用对讲机的使用范围在无线电技
术上只能达到3-5公里,这还不足为惧。但是,在激烈市场竞争刺激
下,在无线电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一切又另当别论。在网络支持下,
利用基地台收集对讲机发射的信号,并对其进行放大转发,不仅可以
使对讲机的通话范围达到20公里之外,还可以接驳公众电话网和公众
移动通信网。
  而民用对讲机消费者买后即可使用,入网门槛极低,以民用对讲
机接驳固定电话的方式,即可享受等同于固定电话的资费标准,又可
以享受移动电话的方便,在价格上也有非常的优势。
  一旦无线电网络的引申运用趋于合法化,角色扮演的界线就会逐
渐趋向模糊,设备制造商也许会摇身变成“准网络运营商”。
  移动有关人士担心,因为“准网络运营商”的利益保障来源于其
终端产品的销售,而非网络运营,于是网络运营的成本将可能被大大
看轻,这对现有的移动电话网络运营商来说绝对是场噩梦。
  国家有关无线电管理部门对此疑惑的回答显得异常坚决:信息产
业部的有关文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民用对讲机以任何方式与公众固
定电话网、公众移动电话网互联,也禁止设备商擅自加大民用对讲机
的发射频率、发射功率,也不允许外接天线和改装天线。
  不会再有第二个小灵通出现,有关管理人士肯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