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IT中国摇旗呐喊 - IT中国 - 杨宏生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84 次) 时间:2002-01-06 16:07:44 来源:杨宏生 (三井川) 原创-IT

2001年12月5日晚,这个夜晚本来很冷。
然而,北京长富宫中心的芙蓉厅,却因为中国IT界的一个盛会而显得略有暖意。
这里正在进行着2001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的启动仪式。
IT知名人士以及百余位媒体记者在这里,为中国IT风云人物助威呐喊。

2001年中国IT业,是“风云变换,充满了挑战和机遇,也真正是风云人物迭出不穷。”据评选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中国青年报的副社长兼副总编辑陈小川介绍说,2001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评选的候选人范围已从2000年的40人扩大到52人。
IT界知名人士、《计算机世界》总编辑刘九如先生在会上说,推动一个产业发展,或者推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关键是人。2001年的IT产业确实有些不寻常,从产业发展的情况来讲确实处于低潮,只有经历磨难的企业才能长久,也只有经历磨难的人物才能够成为“IT风云人物”。
想起了这样的诗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中国年”成了IT“悲情年”

2001年,中国发生了不少令人振奋的事情:北京申奥成功、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成功举办、中国足球冲向世界杯、中国加入WTO……2001年也因此而被称为“中国年”。
然而,就在这样一个“中国年”中,IT界却始终摆脱不了“悲情”的阴影。
是“悲情”、“悲壮”,而决不是“悲哀”、“悲愤”;不是“痛苦”,而是“阴影”。
“离开”新浪的王志东,以“青鹤鸣时我出山”的气概又开始创办自己的新公司——北京青鹤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离开”MY8848的王俊涛重张旗鼓,与北京西单商场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创立西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西单电子商务网站igo5.com;
……
的确,2001年的中国IT界,经历了风云变幻,经受了风吹雨打。
大裁员、人事大变动、缩水、倒闭、内幕、分拆、重组、纷争……中国IT界在2001年这个“悲情年”中一直都不那么顺利。
在此次IT界的盛会上,鼎智思维公关顾问公司的总经理高忆宁女士介绍说,中国IT十大风云人物评选活动现在已经基本上定为每年一届,旨在向社会各界集中展现本年度在IT行业作出重要成就,对行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的领袖人物和领军企业。
中国IT界,似乎并不崇尚“以成败论英雄”。
高女士说,本届的52位候选人,他们之所以成为候选人,是因为在2001年这个风起云涌的年代,无论是享受到成功,还是遭遇挫折,他们都在坚持自己的努力,坚持自己对IT企业所怀有的期望与梦想,不言放弃,对此我们感到由衷的敬佩,并希望能在我们尽自己微薄之力搭建的这个力求公平与公正的舞台上,展现他们的经验,智慧,创造力和乐观精神,并使之最终成为我们全社会可以共享的财富。
“在这里,对我们来说坚持就意味着一切。”资深IT人士高忆宁女士说。
作为今朝经济发展最迅猛的行业,IT业到底有哪些风云人物已经被全社会认可,并且成为百姓心目中的IT英雄呢,谁是中国的比尔·盖茨、中国的乔布斯、中国的马克·安德森?事实上,此次“评选活动”就是要找出这个答案。也许评选出来的风云人物还不能真正做到家喻户晓,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名字一定能成为中国IT英雄的代表。

“为中国IT业留下一段编年史”

2001年,在国际经济大环境不良的压力下,在国内外业界竞争挤压激化的形式下,中国IT企业的生存力与创造力都在经受严峻的考验,也因此出现了在风口浪尖上充分表现的IT企业及其代表人物,他们都在默默地坚持着。
会上,陈小川认为,中国最早进入WTO的是中国的IT业,因为实际上IT的开放早在10年前,10年来该进来的品牌,该进来的企业都进来了,所以真正最能够扛住WTO和最能够经受住这种挑战和抓住这种机遇的应该是IT业,所以我们不纯以成败论英雄,但是全社会的民众也会记得谁在为中国IT事业的发展拼搏、耕耘,“评选”也就是要为这一段历史留下一篇可信的编年史。
在这一年里,中国终于迈进了WTO的门槛,这既给中国的IT业带来了更高标准的竞赛规则,也为中国IT业提供了一片更为宽广的经济舞台。从1993年以来,即率先与国际市场、与规范接轨的中国IT业,有热情,也有能力在未来在全世界,显示自己的创造力和竞争力。甩掉温室般自我保护的中国IT企业,应当庆幸在这个“英雄大有用武之地”的时代,有真正的热情、勇气与能力去拨浪,成为真正问心无愧的商海弄潮儿。现在大幕已经拉开,只等英雄们登场了。

“想起了电影《火红的年代》”

会上,搜狐公司总裁兼CEO张朝阳的一番肺腑之言使大家感到了“寒冬里有一股热流”。
张朝阳说,“在过去的一年里,无论是媒体采访或者是一些圈外的,圈内的一些朋友,一说起现在怎么样?是不是日子不是很好过?我总觉得也没什么难过,其实我们过得还是挺好的,我想起小时候看过一个电影叫做《火红的年代》,60年代那时候是不是火红的年代很难说了,但是尽管大家都说不太好的情况下,我们觉得中国的IT还是处在一个火红的年代。”
2001年,中国的IT业还处在“火红的年代”?
“狡猾的狐狸”张朝阳先卖了一个“关子”:先不说为什么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但是有几件好的事情使得面向2001年将会有一个更好的年度,首当其冲的就是WTO的进入,这个实际上对于IT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在WTO进入以前,可能很多人担心WTO对中国产业的冲击,但是实际上冲击最大的是垄断性非常强的产业,但是互联网产业和IT产业,是包括互联网产业的很多新的领域,都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凭空”的,没有拿国家的一分钱,通过风险融资创造了很多新的模式,把这个产业建立起来,并且给国家创造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所以这个产业是一个竞争非常充分的产业,所以受到WTO的冲击是非常小的,而且竞争产生这些公司的竞争力是非常强的。
然而,面对国际企业的竞争,中国的IT精英们表现又如何呢?张朝阳说,我们丝毫不用惧怕,很多国际的企业早已经到中国来了,我们已经很它们打了很长的时间,而且已经打赢了,威胁是一点都没有。而且机会非常大,首先作为互联网的一个媒体平台来讲,包括参与很多传统的媒体,广告的收入将会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因为WTO以后,很多国际的企业在董事会,或者管理层在总部做决定的时候,都会有一种心理舒适感,而且这种心理舒适感会导致国际企业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在不久前摩托罗拉董事会在北京召开并且当时决定给中国300亿美元的投资,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消息,这个直接意味着整个IT产业,其实作为媒体平台的互联网平台将获得更多的广告收入。
同时国内企业因为一个更加好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使得那些企业不能靠着政府关系,一些垄断政策,或者靠其他的方式来进行推广,而且它们必须得靠真正的竞争力。如果考虑到真正的竞争力,他们都会考虑这种竞争的成本问题,他们对IT的投入将会加大,因为IT的投资将会使得他们加强内部咨讯的管理,使它降低成本,同时在推广的时候也会选用更加具有深度的媒体,更加综合的媒体,而不只是在中国电视台“争夺标王”这样一种投入。所以整个来讲WTO的加入,将会使得一大批的中国企业变得更加市场化,做决定更加理性,这样对于我们IT企业来讲,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讲,在广告收入方面将会有一个很好的收成,所以WTO对我们这样的公司来讲是非常有好处的。
之所以说中国的IT业尚处在一个“火红的年代”,除了WTO带来的利好消息,张朝阳说,经过几年的发展,IT还形成了一个非常具有规模的网民群体,而且这些互联网公司开始对互联网的认识进入了一个纵深的阶段,其商业模式都落在实处。此外,人们对ICP的认识也开始有所纠正,IT界终于看到互联网的价值不在于它的内容,而在于它所掌握的众多的消费者的习惯,实际上就是这样一种掌握了最终的消费者,才导致了一个公司是输还是赢的关键。
张朝阳总结说:“我相信完全不应该认为现在IT处在一个低潮,而是正处在一个火红的年代。”

“中国的IT创业者要学会开火车”

中关村科技总裁、四通集团公司董事长段永基先生在这次IT盛会上是惟一的一位“前辈”。“中国IT产业的希望在年轻人”,他满怀激情地说。
会上,“段前辈”根据自己“在中关村18年的教训和反思”向青年的IT创业人士提了“三点意见”,事实上,是三个希望。
第一点是“中国的IT创业者要学会开火车”。“段前辈”认为,从中国企业界的经营水准来看有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推独轮车的企业家;第二个层次是骑自行车的企业家;第三个层次开汽车的企业家;第四个层次是会开火车的企业家。
开独轮车就是一个经营手段,低投入高产出,怎么最低投入最高产出?假冒伪劣、行贿都是最低投入最高产出,但是这个层次就稍微低一点。
第二个层次是骑自行车的,重视技术先进,质量产品可靠,不少科技人员出身的“前辈级”,那时候办企业就知道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其实不行,这样未必卖得好。在IT界更是这样,微软比尔·盖茨也说过微软的软件不是最好的,他自己也承认,但是他卖的就是最好的。
会开汽车的企业家就是技术先进,质量可靠,市场策划和资本运作,这就是开汽车,市场策划很重要,实际上孔子列传后面有一段跋,司马迁非常的有眼光,他说孔子的理论在当时不是最好的,当时比孔子水平高的有都是,但是那些人过于清高,就藏在名山里面潜心研究学问,结果不能流传于世,孔子比较聪明,他周游列国,什么叫周游列国?就是“路演”,然后开馆授徒,弟子三千,贤人72,弟子三千是‘三千个代理商’,72贤人是‘72个批发商’,所以孔子之道流传了5千年,所以一个理论、一个学说是要推荐的;一个产品、一个技术、一个服务更是需要推荐的,所以市场策划很重要,但是这还不够,现在我们很多企业会搞市场策划,会搞资本运作但是能力做不大,什么原因呢?拿中关村来讲,现在有一万家企业,真正大的有几个?这几个大的拿到世界上去比又排在第几?为什么中国的企业长不大?中国企业不讲合作,就讲垂直整合,不讲垂直分工,在一个产品的价值链上,所有的钱都要赚,所有的环节都要做,这就是中国企业长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中关村企业互相之间从来不合作,没有分工,没有合作,这就是中国企业长不大的原因。“段前辈”认为,我们没有会开火车的,只会自己开车。所以希望我们年轻的企业家要做会开火车的企业家,要讲垂直分工,在一个产业链上讲合作这样才能长大。
“要以制度建设为中心来发展企业”,这是“段前辈”的第二个“希望”。他介绍说,北大张维迎教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研究,研究结果他说世界上华人企业和跨国公司相比,华人企业企业家比企业有名,李嘉诚都知道,李嘉诚有几个企业没几个人知道,诺基亚非常有名,诺基亚老板是谁没人知道,中国的企业都是企业家比企业有名,跨国公司是企业比企业家有名,第二个现象就是在世界富豪排名里面,华人企业家占的比例远远大于在世界大公司排名里面华人企业的地位,这说明什么问题?
“段前辈”说:“中国企业发展常常是领袖中心型发展,跨国公司它是制度中心型发展,你说我们中国企业家和外国企业家比智商就不如他?能力就不如他?吃苦精神不如他?拼搏精神不如他?不是!但是我们的企业为什么没他做得大,我觉得外国企业家非常注意后期教育,自己的不断学习,他们很注意制度建设。”
“段前辈”分析认为,外国企业家管企业,他们创办企业,一个很大的经历放在创造企业的制度上,它这个制度至少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各类人才在这个系统里面,基本上绝大多数人能够各得其位,能受到鼓舞,充分发挥自己,而且能够有所回报,受到激励,这个系统更大的效果还有一种倍增效应,有一种放大效应,就是很普通的人放在一起,能产生出比每个人按算数加合产生的能量更大的能量,这是它这个系统的神妙之处,我们国内一个搞咨询公司的,他说我们的人每一个都比麦肯锡的强,所以过几年我一定要超过麦肯锡,我说这大概恰恰就是你打不过麦肯锡的原因,你只是培养了个人英雄主义,你培养的不是一种协作,是一种“辈份”,是一种互相放大,所以我们要特别注意企业制度的建设。
“企业家要创新,创新经济”。这是“段前辈”的第三个“希望”。他认为,从本质上讲新经济是一个创新经济,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市场,创新需求,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商业通道,所以一定要有创新精神才能够创办新经济,建立一个成功的企业,而创新精神的基础就是学习。

不要在沉默中灭亡,要在沉默中爆发!

像大多数创业者一样,中国万网的董事、VeryE.com公司CEO张向宁先生“2001年以来一直比较沉默”。
一直在做中国万网,一做就是五六年的张向宁先生,之后又重新出来做一家新的公司,这个时候他自己重新变成了一个创业者。
“我到底想做什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当我跟一些朋友,包括跟一些投资人谈到我再重新做一家Internet的公司,有不少人感觉非常的惊讶,也有很多人觉得很奇怪,也不乏有人士觉得这是一个很不理智的行动,因为从我来讲,万网已经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公司,特别是在现在不好的形式下,万网有一个很好的现金流,业务依旧在增长,我想这样一个时机出来做一个创业,这是为什么呢?”
张向宁说,我觉得我做的事情就是让现在很多很多的人,他们轻视互联网,我希望通过我做的事情让这些人士跌破他的眼镜,为什么要跌破他的眼镜?因为他带着这副眼镜他看不到Internet已经为社会上带来的深刻变化,他也没有看到Internet世纪刚刚开始,还有巨大的潜力在中间,相信所有的这些创业者依旧在坚持搞Internet,以及依旧在做IT这个行业的人,他们都在努力的实现这样一个梦想以及实现自我,我们希望在将来他们换上新的眼镜的时候,他们看到的Internet,实际在现在所处的一个阶段是一个正常的调整,而Internet第二拨的革命将会更加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