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MBA在日本没有市场??? - 我的作者团队 - 雷金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62 次) 时间:2002-01-07 10:09:26 来源:雷金 (雷金) 原创-IT

为什么MBA在日本没有市场???
文/杜海清:(上海某大学教授,雷永军的作者)
在日本经营界,MBA热正在悄悄地兴起。日本书店里,一本名为《100位MBA精选的经营热书》的图书发行不到一个月便售出3万册。一时间日本图书市场上,MBA类图书大有“洛阳纸贵”之势。据该书的编者、东洋经济新报社的编辑介绍,由于这本书列出了市面上最热门的100册经营书籍,并对各书的内容作了精练的介绍,有“指点迷津”的作用,故而十分受欢迎。当然它的卖点还在于这个炙手可热的“MBA”。
MBA是进入“精英阶层”的“敲门砖”
在日本经营界,只有在美国取得MBA学位的人才是吃香的,有了这块“敲门砖”,就算踏入了企业的“精英阶层”。在网上,进入美国《商业周刊》网页,美国排名前30所培养MBA大学的“排行榜”便跃入眼帘:榜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第二位是西北大学、排行第三的是哈佛大学……再点击各个大学,则显出这些学校毕业的MBA的就职情况和第一年的年收入。以哈佛大学毕业的MBA为例,第一年的年薪是10万美圆,还不包括奖金。
日本钻石出版社《经营者》编辑部的并木浩一先生说:“实际上,日本的经营界人士热中于渡洋赴美攻读MBA并不是新鲜事,好几年前就有过一次热潮,现在可以说是出现了第二次MBA热。”据他介绍,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半期,那时正是日本泡沫经济最甚的时候,许多企业,特别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都盛行搞“企业派遣MBA”,由此出现了第一波“MBA热”。后来日本经济跌入低谷,并持续不景气,这个热潮才冷却下来。但是经济不景气又使得工薪者对自己的未来惶恐起来,“要不被当作裁员对象,MBA是个‘挡箭牌’”,于是企业界又出现了第二波MBA热。第二次MBA热的一大特点是,企业送出去培养的少了,更多的是自掏腰包,自费留学。
“现在每年大约有500人获取MBA学位。照这样推算,眼下日本大概有5000到10000名MBA人士。”
社会大众对MBA并无好感
虽然日本的商务人士都热衷于读MBA,但让人感到意外的是,在日本社会,取得MBA资格的人名声并不太好。普通大众甚至对MBA人士抱有嫌恶感。时常可以听到人们在说“企业派出去读MBA的人不用功”、“读MBA的人大多很自私”等。有人甚至断言,日本的未来会断送在日益增多的MBA手里。
原在山一证券公司任职,现在是松井证券公司常务董事的元久存先生曾在美国波士顿大学取得过MBA学位,但他对当年企业“公派出国”读取MBA的人颇有微词。“在泡沫经济后期,大概是1990至1992年这段时间,企业派出攻读MBA的人有许多并不努力,他们一面在向公司诉苦,一面却在沉迷于同当地的日本留学生一起结伴打高尔夫球。有的人还借口当地治安不好要公司为其买汽车。他们错以为自己是出类拔萃的特权阶层。当时我十分反感这种风气,拼命学习,不但读出了MBA,还拿到了CPA(公共会计师证书)。”
有多个当年在美国攻读过MBA的人透露,在日本人相对较多的工商管理学院,各门科目都有“代代相传”的“简明参考书”,说穿了,在那儿读MBA其实是在“镀金”是日本的那种将别人的笔记复印后骗取学分的大学生活的延续。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日本留学生都是这样。但一位著名银行的职员脸带嫌恶的表情说,特别是30来岁的MBA出身者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十分明显,“有一小子在马萨诸塞工科大学(MIT)拿到了MBA学位后,分配的职位不合心意就扬言要辞职,死搅蛮缠终于坐上了称心位子,不久银行大兼并,他的态度又发生了变化,一会儿说这样下去没有前途,一会儿又说奖金越来越少了。结果,兼并报告发表不几天,他就真的辞职不干了。像这样的人脑子里根本就没有‘for the company’,而尽是‘for the me’。”他说他们银行里读过MBA的行员,回国以后两年内离开银行的不在少数。据熟悉内情的人士介绍,这在日本的金融界已成了普遍的通病。
但MBA们又有他们的说法。一位原来在一家信托银行任职的MBA说:“我是从科内尔大学获得MBA学位的,老实说那些MBA的先辈们得到的待遇确实同他的地位不太相称,所以大家都很失望地离开了银行。”这些人离开了银行以后,大多进了外资金融机构或者管理咨询公司。这同美国的MBA十分相似。因为MBA修读的正是会计学、企业财务等,他们进入诸如经营企业收购、兼并(M&A)业务的投资银行、管理咨询公司似乎更能发挥特长。而许多企业人士说,他们是被高薪吸引去的。现在甚至已有人在求职时就在看对方有没有可能送他去读MBA,一旦公司派他去读MBA,回国后立即转职另攀高枝,寻求更高收入的单位。
MBA造就了一批‘无魂洋才’
对此,日本动力集团代表柳平彬颇有感慨。这位在日本人才培育领域很有地位的人才专家结合自己也是MBA出身的实际慨叹,现在的留学生已没有了“魂”。
“我接触了不少MBA,有日本的也有美国的,他们大多缺少人格魅力,却又精明过头。比较下来,美国的MBA精英者由于是在读完了四年制大学文化教养课程以后再进入工商管理学院深造的,所以在历史、古典和哲学知识方面底子较深厚。而日本的留学生大学时期就没有好好学习,又带着功利的心态学习经营管理,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资格而已。过去日本靠着‘和魂洋才’很好地汲取了外国的文化,现在的MBA大多是没有灵魂的,是‘无魂洋才’。”
曾是日本凸版印刷公司社长、董事长,现在专业从事企业管理咨询顾问业务的铃木和夫更是直截了当地剖析了当今日本年轻人一窝蜂学MBA的心态。他说:“战后不久,靠着佛尔布莱特奖学金(佛尔布莱特奖学金:即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以出售美国剩余物资所得之款派遣美国学生到海外进修或资助外国学生到美国留学。——译者注)从美国学成归来的年轻人,是怀着重新立国的雄心壮志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自己即使成了别人的奠基石也在所不惜,而今天的企业社会中,怀有这样的危机感的人似乎已经绝迹了。”
80年代,美国也有过一个人们对MBA大表怀疑的时期。我们知道,MBA的职业去向大多是投资银行等金融行业。“所以社会上有人指责他们是利用学到的金融技能为自己敛财迷了心窍。”美国一位大学教授说:“其实人们对MBA的成见由来已久。MBA课程中缺乏实践内容是很明显的事。我的在工商管理学院当教授的父亲一直在说‘MBA并没有跟着现实中的经营动向在转变’。”尽管在MBA的老家人们的指摘并没有停止过,但在日本,着迷的年轻人未见减少。在华盛顿大学获得MBA学位的柴田英寿说:“现在很多人的看法好象过于片面了。我是‘MBA之友协会’的干事,我的周围都是一些立志10年20年后要改革日本的热血朋友。”
MBA出不了志向高远的经营俊杰
日本钻石出版社推出的“MBA丛书”口气不小,号称要出10万册,做到专业人士人手一本。该社去年还建立了专门支援MBA留学的子公司。现在日本既有经营与美国大学合作在日本办MBA的公司,也有一些著名大学开始陆续设立“MBA课程”,日本人也开始在本土培养土生土长的MBA了。
三洋电机公司从去年起,开始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中招聘“年薪制合同员工”,聘用的一个条件是,须是“取得较高难度的资格证书者”,所谓“较高难度的资格证书”,当然包括了MBA。据说,目前已录用的两个新人皆是拥有MBA证书的佼佼者。这两个年仅20多岁的年轻人现在一年的年薪是800万日圆,相当于在公司干了20年的老职员一年的工资。该公司人事部经理冈本浩之说:“早先,我们常为每年错过一批优秀的大学毕业生而感到惋惜。后来,公司从董事长起的最高决策层思贤心切,作出了重新调整全员初次任职薪金的指示,这样,便有了这么一个特殊政策。总之,是将‘成果主义’提前到大学刚毕业的新人中来了。”而实际上,刚进入公司的毫无实践经验的新人究竟能否为自己效劳的公司做出“成果”,此时还是个未知数。
面对日本出现的MBA热,日本人才专家柳平彬痛切地说:“为何日本会对MBA着迷到这个程度,该要好好思考一番。我认为,过分看重经济利益导致严重的拜金主义,人心每况愈下,这就是日本的现状。日本的MBA正陷入拜金主义(金钱至上)和资格主义(唯资格证书论)的泥淖之中。我敢肯定,‘MBA信仰’出不了志向高远的经营俊杰。”

(文章已经发表在《智囊》,雷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