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老板:遭遇中国策划高手 - 采访随笔 - 雷金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73 次) 时间:2002-01-11 15:33:17 来源:雷金 (雷金) 原创-非IT

笔者用虚拟的名字并不是因为顾及到蓝老板、朱总和茂总的面子,而是为了投石问路,希望是可以给企业和咨询公司以一些惊醒。

蓝老板:遭遇中国策划高手
文/雷永军
蓝老板的身价大约已经好上亿元了,年龄也刚刚过而立之年,按理说蓝老板应当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了。可是当记者走进蓝老板的企业时,蓝老板的忧虑和伤心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要发展,就要搞咨询,可能现在的企业老总都明白这个道理。然而蓝老板却对咨询讳莫如深,连续两次与咨询机构的合作失败让蓝老板的身心受到了很大伤害。在采访中,记者揭开了这个让令人痛心的伤疤,经蓝老板的同意,现在赤裸裸地奉献给读者,希望给大家一点启迪。

98年,我受够了深圳 CAI公司

时间追溯到1998年,创业3年多的蓝老板企业的产品(男西装)销量首次突破1000万,同时也有了40多家连锁专卖店,企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了一些原始积累,蓝老板很想在企业形象和产品品牌上作一些提升,同时也希望在产品的营销渠道上有一些突破。可是蓝老板的企业地处陕西一个偏僻的地区市,从人力资源上比较欠缺,而且地区信息比较闭塞。面对现状,蓝老板想到了咨询公司,于是他对国内的著名的咨询机构作了一些比较,他发现深圳的CAI 公司还是有一些实力的,也作了许多案例。于是蓝老板十分冒昧的给深圳CAI公司拨通了电话。
深圳CAI公司的朱总十分热情,很快就派来了项目经理来和蓝老板谈判。于是,一项30万的策划合同有了眉目。后来朱总亲次带队来到蓝老板的企业,在朱总滔滔不绝的演讲下,蓝老板和朱总终于签了合同。之后的10多天时间,朱总又是诊断,又是写方案,又是培训,当然,在短短的10多天时间朱总也按照“合同”在蓝老板的财务上领到了26万。
咨询的第一阶段完了,朱总要走了。在欢送宴会上,蓝老板这才意识到这次咨询有点太过于仓促了,给朱总的钱付得有点太集中了。原本蓝老板认为的诊断、方案、培训应该花费2-3个月时间,可是在朱总的“神力”之下却很快完成了。蓝老板虽然有一些疑虑,但是看着这个文质彬彬的朱总,蓝老板自忖自己也许多虑了。再说,朱总也说了,这是他们公司合作的游戏规则,蓝老板怎么好意思破坏这个规则呢。
朱总很和气,也很礼貌,在要走的时候给了蓝老板一个定心丸:“我一定帮你把公司的品牌做到全国有名,省内第一。”同时朱总也给蓝老板留下了厚厚的一本策划案和企业3年内的计划目标。
后来的策划案的执行,按照合同要求CAI公司应当派人来指导执行。可是CAI公司却一直推托,蓝老板天天打电话给朱总,朱总仍然很和气,又是道歉、又是保证,可是就是不派人来支持。后来蓝老板也感觉到CAI公司是不会来的,因为朱总已经在蓝老板这里10多天领到了26万,他是不会因为那4万而来花费半年时间的。
一个需要执行半年的咨询案例被朱总在10多天内给搞掂了。蓝老板很生气,可是也只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在合作期限内,蓝老板只好不断地打电话,深入了解CAI公司的策划思路、策划方法和理论依据等等。可是当蓝老板把策划书的内容完全搞清楚之后,蓝老板才知道自己26万买到的是一本没有用处的“策划文本模式”,完全是CAI公司得文字游戏和新词拼凑,而不是针对自己的企业的诊断方案。可是蓝老板又有什么办法呢?
蓝老板很想通过法律手段,可是又害怕自己的企业被官司缠身,影响企业的良性发展;蓝老板也想通过新闻媒体揭示这一切,可是又害怕自己的产品品牌受到伤害;蓝老板也想发一些牢骚,可是这个失误是自己造成的,又怎么埋怨其他人呢。蓝老板只好一个人承受者压力,在没有咨询公司的指导下自己重新策划,沿着自己原来的思路努力前进。
“越了解CAI公司的策划案,我就越生气。可是我又必须一次又一次地打电话给CAI公司。当时的心理折磨是一般企业老板难以接受的,我真是受够了!”蓝老板忿忿的说。

99年,我被北京大腕给糊弄了

“毛总是北京广告界的大腕,是MAO 公司的创始人,很有名气,拍了几百条广告片,而且还在国内外发表广告文章上百篇。鉴于毛总的大名远扬,我当时十分客气,甚至还有一些崇拜。所以在和胡总的沟通中我也犯了致命的错误。”蓝老板沉重地说:“和毛总的合作让我明白了大腕在人格、责任和金钱面前只认钱,有时甚至是赤裸裸的。”
原来蓝老板一直在国内某营销专业杂志上看到毛总的广告,当然也看到毛总的许多大作(文章)。为此,蓝老板很是佩服毛总的能力。于是在简单的电话联系之后,蓝老板就亲赴北京,拜会这位偶像派的广告策划人——毛总。
毛总很客气,也是业内的百事通人物。他先是历数了CAI公司的种种丑闻和其在咨询中的种种伎俩。蓝老板当时就瞠目结舌,于是对毛总更是有许多相间恨晚的感觉。
于是蓝老板就将企业的现状和与CAI公司的合作情况和盘托出,很希望能够得到胡总的理解和支持。毛总很是直爽:“一口价,120万,我给你作一个全程策划,包括一个广告片。”
虽然蓝老板这时企业的产品销售已经达到4000万左右,可是微薄的利润让蓝老板却步了。“当时多亏我没有让他给我做全程策划,”蓝老板事后诸葛亮般地说:“不然我会受伤更重。”于是通过一番讨价还价,蓝老板终于和胡总敲定了:只拍一只广告片,所有费用27万。
“当时我十分庆幸我自己遇到了毛总,我也十分相信他可以拍出一个十分令人满意的广告片。”蓝老板很坦白:“我当时被他的气势感染了,我的确是有一些崇拜他的,虽然他只比我大两岁,可是社会阅历和经验远高于我。我很是愿意做他的学生的。”
蓝老板当时真是没有想到,他此刻正在一步步地走进了毛总的圈套。正当蓝老板回味着如何与毛总合作的时候,毛总开口了:“蓝老板,我看还是先付了广告费然后再着手创意和拍摄广告片吧?”蓝老板吸取了上次和CAI公司的教训,坚决不答应。毛总笑了:“你还信不过我,我们公司几百万的单子都是先交钱。再说,我公司的策划案已经排到了明年,我是觉得你很有诚意,所以才和你合作的。而且,我会和CAI的朱总是一丘之貉吗?如果要我做,就要先交钱,而且还是一次付清。”
当一个人崇拜一个人的时候,就会十分地相信这个人。蓝老板又一次诚恳地接受了毛总和毛总的MAO公司。
蓝老板很守信用,回去之后就立即将款额打到了MAO公司得帐上。一连半个月,蓝老板不断接到毛总的手机,毛总不厌其烦地给蓝老板汇报公司创意的进展。终于有一天,创意脚本出来了。蓝老板应邀去北京验收。“当时我一点也接受不了,因为这个广告片很不适合我们企业,”蓝老板说:“当时我提出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可是毛总说他们的市场调查需要60万。这分明是在糊弄我,怎么可以不了解企业就在家里随意创意、随意拍摄呢。”
没有办法,钱已经给了。客户在等着广告片的播放呢?可是MAO 公司这时却悠闲起来了,根本没有重新创意的意思。没有办法,蓝老板只好勉强同意让修改后开拍。
很快广告片在CCTV播放了。客户们都说看不懂,消费者也反映说不知道广告要说什么。于是在播放了不到一个月后,我只好将这个片子停了。
“老师把学生骗了,偶像将崇拜者愚弄了。”蓝老板心有余悸地说:“当时我就发誓,以后在也不和国内的这些公司合作了。”

2000年,咨询公司把我包围了

2000年,蓝老板的生意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企业规模有了大幅度的扩张,而且蓝老板还成功地实施了企业的多元化目标:收购了一家制药厂、成功进入了酒店业、在房地产方面取得了突破、在香港注册了综合发展公司。
蓝老板的企业蒸蒸日上,于是有许多咨询机构慕名前来联系业务、开发客户。可是蓝老板昨日的伤心事历历在目,对咨询机构的热情很不习惯,老是觉得这些人似乎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于是蓝老板采取了拒绝!拒绝!再拒绝!
当然让蓝老板高兴的是,随着企业的不断成熟,企业对咨询机构的了解愈来愈多,也在沟通中取得了完全的主动。

2001年,我违背了自己的诺言

在蓝老板的努力下,企业在2000年取得了很大成功。对于迅速膨胀的企业和多元化经营,蓝老板真的感觉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了。这么大的集团,管理的模式还处于卖瓶胶水都要蓝老板签字的水平上,蓝老板很累,但是又不能迅速建立起一个有效的团队和可以放心的财务制度。蓝老板失眠了好一阵子。
经过痛苦抉择之后,蓝老板又将目光投向了咨询机构,决定选择一家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给企业辅导。鉴于国内咨询公司的合作失败,蓝老板决定选择一家国外咨询机构。可是,麦肯锡在实达的失败又让蓝老板有了心理障碍。最终,蓝老板经过详细比较,在国内选择了几家,这一段时间正在接触,结果记者当然还不可得知。
在和咨询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蓝老板吃了两堑,也长智慧了。在采访结束的时候,蓝老板一再给记者强调他和咨询机构打交道的失败经验,并嘱咐记者一定要广为传播,让天下的中小企业老总知道。记者简述如下:
1、和咨询机构打交道,首先是思路问题。和他们沟通的时间一定要长,而且不能限于和老总沟通,沟通的面一定要广,这样他们就是偷懒也会发现企业的一些实际问题。
2、一定要让他们做市场调研。因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样也可以减少咨询公司闭门造车,糊弄客户的嫌疑。
3、一定要和多家咨询公司接触,避免因为一家而产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同时对咨询机构坚决不可产生类似崇拜一样的心理。因为当你留露出来的时候,就是合作不公平和你被蒙蔽的时候。
4、一定要有详尽的合同条款和违约责任说明,不然到时候吃亏的肯定是你。
5、一定要把住金钱的渠道,原则就是物有所值。
6、要十分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让你自己作为咨询师和执行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进去。
7、一定要在合同中要求咨询机构指导企业执行。因为这是方案最重要的部分。
在记者走出蓝老板办公室的时候,蓝老板委托我给他介绍一些咨询公司的资料,说他现在十分需要咨询机构的进入。看着蓝老板迫切的表情,我只有默默地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