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苦的生活中做一个平凡的英雄 - 小憩之所 - 真我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2 次) 时间:2002-01-18 10:27:28 来源:真我 (真我) 收藏

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赏析

1、前奏
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在他的全部交响曲创作中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部,这部作品实际上是一部“斗争和胜利的交响曲”,它所具有的紧张戏剧性地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潮,体现了内心最尖锐的矛盾和各种各样的情绪对峙,揭示了人在生活中遇到失败和胜利、痛苦和欢乐,说明生活的道路是艰难曲折和布满荆棘的,但平凡生活中的英雄会扯断这条禁锢自己的锁链,通过斗争走向胜利。
如果不了解贝多芬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完成这部伟大作品的,也就无法真正体会这部作品带给我们的含义,那么就让我们首先来看看贝多芬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完成这部作品的吧。
贝多芬的耳疾始于1796年,那时他只写了”作品第一号”(包括三首三重奏),其余作品全是在1796年以后谱写的。对音乐家来说,恐怕再没有比这更悲惨的了。1802年,经受耳聋折磨和失恋痛苦的贝多芬,似乎要被命运打败了,他写道:”生就一副热烈与活动的性格,甚至也能适应社会的消遣,我却老早被迫和人类分离,过着孤独生活。如果有时我要克服这一切,噢!总是被我残废这个悲惨的经验挡住了路!可是我不能对人说:’讲得高声一些,叫喊罢,因为我是聋子!’啊!我怎能让人知道我的’一种感官’出了毛病”,这感官在我是应该特比别人优胜,而我从前这副感官确实比音乐界中谁都更完满的!”(贝多芬《埃林耿希太脱遗嘱》)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于1802年10月,在他耳聋六年之后于埃林耿希太脱小镇给他的兄弟留下遗嘱,也称《埃要耿希太脱遗嘱》。然而贝多芬只能是贝多芬,”艺术留住了他”,他声称,”我不能撒手人寰,因为我还没有把我内心的一切向世人呈现出来。”(《世界乐圣大观》)
在著名的《第五交响曲》乐谱中那个世人皆知的动机”0333|1-|”的下面,贝多芬写道:”命运在叩门!”这部交响曲”从痛苦的激动的基础低音开始,奋起翱翔而上到慰藉、欣喜的音阶,直到最后,有意识地爆发”,有着”经过斗争达到胜利”的深邃思想内涵,因此成了贝多芬战胜命运的人生象征。

2、整体印象
为了体现作品的重大意义和深度,贝多芬采用了很多新的手法。这部作品的四个乐章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其连结纽带不外一个“命运动机”的核心。这个动机在各个乐章反复出现,它的音响有时阴暗凶险,有时欢愉神气,有时倔强紧张,有时悲戚低沉。
这一主题在它最初的显示中相继欣起两次浪潮,而且一次比一次紧张,当法国号用大调奏出这个动机的一种变体时,情绪才有所转换。第二主题昂然出现时,明朗的英雄因素出现,进行曲式主题发出高傲而威严的音响,好像要把命运的动机赶走。
第二乐章宏伟而美妙的音乐,同第一乐章的悲剧性形象完全不同,这是一部辉煌的抒情诗,这一乐章用二重变奏曲的形式写成,即把两个不同主题依序轮流加以变奏。其第一主题朗诵词一样,旋律气息宽广,节奏步调安详。第二主题那英雄性旋律,接近了革命时期的进行曲和颂歌。
第三乐章是一首别出心裁的诙谐曲,用复三段体形式写成,它的结尾经过一段发展,然后不停顿地直接转入最后乐章。第三乐章又是两种对立力量展开紧张斗争的广阔场所,是英雄战胜命运的最后一次搏斗。
最后乐章是凯旋的进行曲,充满了欢腾、光明和胜利的情绪,它使整部交响曲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焕发出耀眼的光辉。最后乐章用奏鸣曲形式写成,全部主题都具有进行曲和舞曲形貌。

3.第一乐章分析
C小调,明亮的快板,2/4拍子,奏鸣曲式。
它的宗旨是揭示向往光明的副部“英雄主题”同残暴无情的主宰者“命运主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尤其是在发展部与结尾部,展开了一副惊心动魄的残酷斗争的画卷。
凶顽的主部“命运主题”是短促节奏性与和声式的。一开始由弦乐组加单簧管在中低音区双八度强有力地齐奏出:

所谓“命运”的音型,实际上是一个刻划饱受了生活的磨难、刚毅、激愤的形象的核心音调,它像晴天霹雳似的爆发出来,又似洪水冲决而出,威严而有力。然后,在这音型的基础上,用模仿进行的手法,由弦乐器递次呼应出现,有如霹雳在田野中的回声。激愤中夹着几分惊惶,不安中蕴含着刚毅。这就是这个乐章呈示部的第一主题。
接着音乐向前继续发展,情绪愈来愈强烈,直到乐队全奏出三个强烈的和弦。之后,圆号奏出“命运”音型的变形,情绪才有了新的变化。紧接着出现了副部第二主题:

这是一个抒情风格的英雄主题,表现了英雄纯良的品格和富有温暖柔和的感情的一面。在这主题的下面,低音部仍不断出现“命运”音型,好似英雄被这严酷命运纠缠、控制着。
音乐逐渐突出了刚毅和乐观的形象。在呈示部的结尾,那斩钉截铁的节奏性的和弦伴奏下,强有力的进行性质的音乐,表现出了宏伟英雄气概。但这只是暂时的。随之,矛盾冲突以及激烈的斗争又开展了。从这里进入到乐曲的展开部。
展开部是以更为紧张的增音程开始,然后是许多尖锐、不和谐和弦,命运恶势力更为嚣张、疯狂。“命运”的音型在几个未得稳定的调性上不断发展,出现了惊惶不安的情绪,这情绪发展到激烈紧张之时,呈示部的第二主题曲小提琴强奏两个主题的交替展开使音乐加强了戏剧性的冲突,深化了内心世界的开掘。“命运”主题的果断的音调越来越强劲,终于把抒情的第二主题淹没,而后变成短促呼应,进一步积蓄了力量并发展,当发展到高潮时,乐曲进入了再现部。
再现部的第一主题是在音响强列的高潮中出现的,较之呈示部更加有力,原来的单音旋律加上了凝重的和声,原来以弦乐为主的音色变成了有全部铜、木管参加的浓重混音色,如果说原来是激愤的召唤,那么这里则是撼动大地的呐喊。抒情性的第二主题(英雄主题)再现时,加强了明朗的色彩,显得更加有力量。
在乐曲的结束部和尾声,“命运主题”建立在更为强烈刺耳、不和谐和弦上,又一次发展使形象更为恶化,面貌变得更加狰狞与凶狠。“命运”的音型发展得更加强烈有力,表现那刚毅、激愤的音乐形象更加发展,揭示出英雄经过内心的激烈斗争后锻炼了性格和意志,增强了信心和决心,为最后胜利准备了足够的条件。
第一乐章就在这样的情绪中结束。

4.结束语
无论命运给他带来多少痛苦,但始终没能打倒他,贝多芬”扼住了命运的咽喉”。终于胜利了。他”战胜了人类的平庸,战胜了他自己的命运,战胜了他的痛苦。”他是靠自身的力量战胜的,用他的话说:”噢,人啊,你当自助!”(《贝多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