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数码张保法接受采访 - 随便写写 - 丁文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0 次) 时间:2002-01-18 17:12:11 来源:丁文 (丁文) 原创-IT

张保法答记者问

1、协同总部地处古城西安,请问西部大开发给贵公司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

答:西部大开发实际上是一个资源的整合过程,在这一进程中,各省都会重新审视并发掘自身的“比较优势”,当然国外的企业、机构也会在 其中寻找机会。
西安的一个主要“比较优势”是教育和科研实力,众所周知,它的科技实力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尤其是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中汇聚着大量的科技人才。西安协同数码就处在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它吸引了西安市最优秀的IT人才。去年年初,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来西部考察,一共选定了15家优秀企业作为考察对象,其中7家都在西安。在考察协同数码的时候,他们对公司的技术实力颇为赞赏,也惊叹于公司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当下开出了极高的价码。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技术实力是我们的一个优势。
我认为,西部大开发给我们带来的机遇有这么几个:
第一,我们的公司、产品和技术会获得更大范围的认可。由于身处内地,加之西安市给外界的“古城”印象,使得一些人不相信这里会有全国乃至世界最先进的技术。西部大开发必然会让更多的人了解西部,了解西安。这对我们公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当然,协同数码在走出西部、走出国门的同时,也随时欢迎各界朋友来公司本部参观。
第二,我们公司会得到更多的资金。资本是趋利的,当它发现有好的项目,就会接踵而至。在我们的公司、产品和技术获得更大范围认可的同时,我们也会与东部地区以及国外的投资者进行资本上的合作。
第三,西部开发会优化企业周围的人文环境。东部发达地区的优势除了资金,还有市场观念以及市场操作经验。所以,西部大开发会使西部与东部以及国外更深层次的接触、沟通和交流,这一过程会促进西部各省的观念大更新,使它们的思想更开放。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协同数码的观念太“超前”,但是我们却总是觉得事物变化太快,唯恐跟不上最先进的东西。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这就是因为周围的这种人文环境还不够开放,如果整个社会的思想开放了,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了,对我们的发展当然会有促进作用,反之,则会有阻碍作用。
第四,我们会更加强化市场观念,改进我们的市场运作手法。东部企业、国外企业大规模地来到西部地区,肯定会给本地企业带来挑战,比如一些企业会直接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但是,我认为,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光害怕是没用的,我们要正视这种挑战,在与强者竞争的过程中,使自己尽快地强大起来,这样,挑战也就转化成了机遇。2000年4月,我们与惠普公司签署了“惠普-协同电子化服务开发中心”合作协议,建立了惠普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电子化服务开发中心。虽然我们和惠普公司在一些领域内是竞争关系,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的合作。在与惠普这样的国际化大公司的竞争与合作中,协同数码也迅速地成长,逐渐成为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具有相当竞争力的IT企业。
至于挑战,刚才也说到了,在市场观念和操作经验方面,我们与东部知名企业有一些差距,但是就像我刚才说的,这种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并不可怕。我认为最大的挑战是自己,是对于“变化”的态度和行为。改变得晚不要紧,怕的是不改变。所以我们确定了“以变制变”的方针。

2、我们注意到,协同在近两年一直非常自信地推广“I-building”及核心产品synchroBMS,请问其营销链是怎样建立起来的?目前情况如何?

答:实际上,我们现在的营销链是在我们的产品开发之前就已经考虑到的。协同数码有一个在业界比较有名的设计理念,叫“应用开放技术,提升顾客价值”。 “I-building”及核心产品synchroBMS的设计开发就是完全按照这种理念做的。为什么要强调“开放技术”呢?这与智能建筑产业的发展现状有很大的关系。
在这套系统被开发之前,建筑自动化系统一般都是由知名的硬件产品提供商开发的(主要是国外的大厂商),它们开发的系统大多结合自身的硬件产品设计,并基于传统的C/S模式开发而成,因此具有开放性差、接入能力弱、不易维护与升级困难等不足,客户在采用这样的系统后,会被牢牢锁定在某一个厂家的独有产品和服务上,不仅将自己对系统的升级能力拱手相让,而且丧失了本属于自己的设备选择权,就连原有的投资也很难得以保护。而从国内来看,由于总体上缺乏与国外抗衡的硬件产品,相应的软件产品也没有自己的特色,技术上难以与国外的软件相比拼。多年以来,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智能化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建筑设计院、系统集成商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不得不唯这些国外的厂商马首是瞻。从某种意义上说,各自的利益都受到了侵害。因此,如何突破这种各个子系统分割运行的瓶颈,使智能建筑内的硬件平台、软件平台与应用系统之间,以及系统、信息、组织与管理之间实现高度融合和协调运行,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开放性”技术的应用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2000年10月31日,我们开发的建筑自动化管理软件——SynchroBMS获得了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的联合鉴定,这也是历史上两部第一次组织软件产品的联合鉴定会。这一产品的成功开发标志着困扰业界多年的BMS开放性问题得以解决。我们采用了Internet和OPC等先进实用的支撑技术,直到现在,国内外也很少有企业开发出类似的产品。
由于在开发之前我们就充分考虑了建筑设计院、系统集成商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因此,产品甫一问世就受到了业界的广泛好评,系统集成商纷纷和我们联系合作事宜,设计院也希望进一步学习和了解我们的系统。这样,我们的营销链迅速地建立并扩大起来。“对我们的合作各方都有价值”,这是我们营销链的基础。
目前,已经有20多家建筑设计院、40多家系统集成商与我们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例如:我们已经和上海同济大学联合建设了国内唯一的智能建筑演示实验室,这个演示实验室是上海市智能建筑的实训基地,也是上海市智能建筑职业鉴定中心。去年年底我们又与中国最大的民用建筑设计院——北京建筑设计院建立了合作关系。不久,我们还将对北京建筑设计院的设计人员进行培训。

3、在建筑智能化领域竖起的“协同数码”这面旗帜,现已被行业人士所认同。围绕着“加速社会经济信息化,推动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的宗旨,协同数码是如何将品牌做大、做好的?

答:“协同数码”能够得到行业人士的普遍认同,我想这主要归因于我们的品牌主张——“协同创造价值”,以及以此发展出的产品设计理念——“应用开放技术,提升顾客价值”。我们坚信:单赢不是赢,双赢、多赢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的SynchroBMS以及“I-building”产品的成功就是这种价值观的成功。
“加速社会经济信息化,推动民族信息产业的发展”是公司的宗旨,也是全体协同人的使命。前面我也提到了,多年以来,在智能建筑行业,由于总体上缺乏与国外抗衡的硬件产品,相应的软件产品也没有自己的特色,技术上难以与国外的软件相比拼。这一状况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智能化产业的发展,也阻碍了国家社会经济信息化的进程。SynchroBMS以及“I-building”产品使“开放性问题”得以解决,使本行业有了突破性进展,也使我国的建筑智能化管理软件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较量中脱颖而出。当然,这仅仅是个开始,协同人正在全力向着更高的目标进发,不辱使命。
品牌做得如何,这是由它的两个载体体现的。一是企业本身,二是产品和服务。从企业方面来说,协同数码注重公司的“永续经营”,不是赚一把就走,也不指望以某一种产品“一招鲜,吃遍天下”。我们是踏实做事的,我们要做百年企业。因此,公司始终以质量为根本,在1998年,也就是协同成立仅一周年的时候,就通过了ISO9001认证,至今,公司的质量管理严格遵循国际标准执行。此外,公司在内部推行目标管理,使企业整体经营管理理性、高效。从产品和服务方面来说,公司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的,为不同的客户提供“最合适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赢得市场。

4、请问您如何看待中国加入WTO以后建筑智能化领域内的市场竞争和市场态势?协同数码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又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答:加入WTO后,建筑智能化领域内基本的态势是市场竞争加剧。不仅有我们所熟知的大型跨国公司,还有大量的小公司进入,这对硬件厂商和软件企业都带来巨大的挑战。不过,从市场的现状来看,我国的硬件厂商将会面临更为严峻的局面。因为这些年来,国外企业在系统成套设备方面一直就具有明显的优势,加入WTO后,其优势只能越来越大。而软件方面就不是这样。因为软件产品解决的是“信息化”方面的问题,行业划分错综复杂,很多领域国内的习惯与国外大相径庭,国外同行要理解这些“中国国情”的问题,肯定需要时间。
加入WTO后,对于协同数码来说,我认为机遇大于挑战。我们所面临的挑战是:国外企业有着强大的资金实力和丰富的市场运作经验,这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好在自公司成立之日起,我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公司实行“与巨人同行”的战略,已经和惠普等国外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我们现在已经能以国际化的视野看问题,并且时刻关注变化,提高组织的学习能力。大企业都是从小企业发展起来的,市场经验也是积累出来的。协同数码建筑智能化系统取得的成功就足以说明,国内软件企业是有机会的,关键是行动,而不是忧虑和踌躇不前。
实际上,我们的机遇还是很大的。加入WTO后我们就能更深入了解国际市场,把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因为协同数码注重应用“开放技术”,所以我们的产品就不会向一般产品那样遭遇过多的壁垒。前一段时间韩国大宇公司在了解了我们的产品后,对我们大加赞赏,尤其是对我们的设计理念非常认同,他们认为我们的产品完全可以在韩国推广,并愿意和我们进行合作。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鼓励。现在,我们已经开始考虑推出产品的繁体版、韩文版、日文版以及英文版。

5、在许多企业都存在才不尽其用的现象,请问协同数码是怎样加强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的?

答:公司成立至今已经建立了一个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体系。大体上说,有下面几个方面:
1)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从人员的甄选程序开始,公司就非常注重员工的个人愿景与公司的愿景相统一的问题。我们从新员工岗前培训,到更高层次的各种培训都考虑员工的特点,针对每一个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建立其个人培训计划,使不同职级的员工接受相关培训,从而形成包括经营意识培训、职务功能培训、管理理念培训在内的“学习树”。
目前,公司“企业大学”课程体系设计也已初步成型,除了课程设计以外,协同培训效果评估系统、培训投入产出模型正在研究之中,其目的是在合适的时候,给合适的人员以合适的培训,从而满足公司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也为绩效优良的员工提供与其职业生涯相匹配的发展路径。
2)竞聘机制。竞聘机制是在我们公司内部发现人才的途径。现在协同数码的项目经理、事业部经理都是通过竞聘产生的。通过竞聘机制,不仅使公司的干部聘用公开、公正,而且给员工带来公平的机会,避免了“才不尽其用”的现象。另外,这种机制也会使处在领导岗位的人不断迎接挑战,长期学习和创新。
3)目标管理和业绩导向。协同数码严格执行目标管理,使我们的经营管理目标明确、过程有序。公司以业绩论英雄,“赛马”而不“相马”。
4)学习型组织。公司的培训工作以营造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人生为宗旨,倡导员工和公司一起实现价值增值。职业发展的关键在于通过学习成长,实现绩效目标,我们通过有效的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任务、目标,提高工作所需的技能、技巧,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观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创造性,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绩水平,以达到一流员工的标准,同时增强在业务上的成就感和专业上的满足感。
为了使组织学习高效、具有针对性,公司的各层经理人每年都有培训责任,他们组成了公司的内部讲师队伍,他们不仅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经验,也对公司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有着深刻的认识。公司总经理苏新雷也亲自走上讲台,他每年有120小时以上的“授课任务”。

6、您能向我们介绍一下您自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