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在线人物专访——苏州中软公司董事长卢小燕 - 采访文稿 - 水军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110 次) 时间:2002-01-29 02:20:53 来源:水军 (鸟王BK) 原创-IT

苏州音乐电台科技在线人物专访——苏州中软公司董事长卢小燕

采访时间:2001年11月9日11:00
采访地点:苏州中软公司董事长办公室

在采访卢小燕董事长之前,我看到了在他办公桌上摆着一张他儿子非常可爱的相片,于是,我们的话题从这里开始了···
卢小燕:这是我的孩子,快10个月了。孩子总归是父母心头的宝贝。我只能每天早上出门的时候看到他一眼,晚上回家的时间很晚,他都已经睡觉了。这也是我一直感到非常愧疚的地方。很多业务的时间都用在了工作和学习上了。
记者:能够理解。苏州正在建设成为一座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同时需要把这座城市建设成为一座与时俱进的学习型城市。IT教育是苏州中软的一大支柱业务,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苏州这样一个教育市场呢?
卢小燕:中软的培训中心规模在不断扩大,明年我们还准备开设宁波、上海、南京、无锡的培训中心,到明年年底会有8个培训中心。我认为这个市场相当大,会超过2亿。苏州这个市场也很大,中软今年在培训这一块的营业目标是500万,明年是超过1000万,整个苏州IT教育市场会超过3000万。对于我们来讲,市场是有的,成长空间也很大,我们对这一领域很有信心。
记者:那么IT教育的意义是什么?
卢小燕:中国的IT产业发展大约有20年左右。这时期内的人才大部分是靠高校来培养,与实际有脱节,技术的更新是以一种几何级数在递增,高校的教育体系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IT的教育应该靠社会上的职业教育,特别是这种很实用的技能教育。从国内的发展策略讲,提到以信息产业带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这样一个战略上来,软件产业作为国内最有可能望前提高一个产业,对人才的需求是很迫切的。所以我们推出的系列IT教育都是目前社会急需的高、中、低端人才需求。这对推动整个软件产业望前发展都有很大的意义。
记者:是否可以理解为国内很多软件产品并非是我们的工程师没法设计,而是软件工人的水平较低没有能力生产。
卢小燕:软件工人是由印度率先提出的。既然是生产软件产品,同样存在一个产业化的问题。我们就是需要一个工厂化的生产。从目前国内软件现状来看,我们的人才结构是相当不合理的,用高端人才来做低端人才应该做的事情,大量的本科生甚至是博士生都在写程序。写程序的工作在软件行业就是属于低端的工作。我们就是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以及和我们的伙伴,比方说APTECH,我们与他们的合作来改变目前中国软件人才结构的状况。只有我们提供大量中、低端的人才,才可以把真正的高端人才释放出来去从事系统分析、项目管理或者高端研发等工作。中国并不是缺高端人才,而是缺少把高端人才望前推的机制。
记者:你刚才也提到印度的APTECH公司,我们知道这是印度软件教育非常出色的一家公司,也是TI教育的先驱企业。既然谈到教育,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特点,学生也不一样。中软引入APTECH,是否也存在本土化的问题?
记者;我们也深刻意识到这一点。软件工人大部分是以高中、技校等毕业的学生为主。印度的学生数学功底很好,印度是一个数学王国。我们的学生在这方面就相对薄弱一点,所以我们在教育的课程中就会加入高等数学等相关的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的基本功更扎实,能跟的上这种教育体系。APTECH教育是以中、低端的人才为主,我们的一些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学生就会感觉课程偏浅,我们也会在课程中加入一些专业的课程,让学员毕业以后成为一个高级的软件人才。这些策略的制定,是根据我们苏州以及国内学生的教育状况以及整体的水平来定的。我们也正在摸索,也希望通过一年、两年的时间把这些学生培训成中国软件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
记者:纵览世界软件业,首屈一指的民族是印度。印度软件业的发展对国内有何借鉴?
卢小燕:印度过去是一个较为贫穷的国家,如今的软件业能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政府特别支持,印度软件产业的税率是零。第二,印度人的英语能力很好,老老少少都可以说英语。这与欧美国家的交流过程中减少很多的障碍。印度是一个软件出口大国,他的软件产值很高,但印度很少有全球知名的软件公司和知名的软件产品,你看不到印度有一个像微软、ORACLE这样的公司或者是WINDOWS或者是OFFICE这样的产品。这是为什么?因为印度是以产品的代工为主,也就是苏州某些工厂的模式,帮国外做一些定单做加工,没有自己的品牌。这也是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一个缺点。中国软件产业要发展不能照搬印度的模式,我们不能做代工。如果讲人力资源,印度比我们便宜很多。印度软件产业也发展了将近20年,印度在管理、规范、出口等方面已经走在我们前面,如果硬用模仿,我们就会没有竞争力。当然,中国也要做软件出口业务,但这不是代工,而是做我们自己的软件品牌,打出去。我觉得要借鉴印度软件工厂的管理模式,但我不提倡印度借鉴业务模式。

记者:您刚才说国内的软件业要发展,不能照办印度的模式,那么我们苏州本地的软件企业发展,能够从欧美以及印度等一些软件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借鉴的是什么呢?
卢小燕:欧美和印度软件开发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样的,印度这种软件工厂模式比较适合做行业的应用软件,而欧美是由一些高智商的人在做软件开发,所以才出现了像微软这样的企业。目前印度的软件业已经超过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现在不能说要在软件工厂这个方面超过印度。但是印度没有做出自己的品牌的行业产品,我们可以在这个方面做突破,我们要尽快地建立自己的品牌。印度的企业应用能力很差,因为它的经济基础很差,整个信息化建设不如中国。我们的优势是有一个很大的国内市场,这是我们软件发展的先决条件。这个市场是相当巨大的,这个市场可以培育出一大批国内优秀的软件企业。我们应该首先立足国内市场,然后再向国际上发展。
记者:的确如此,我们也注意到CCID对国内商务软件的调查报告,国内需求的量在200亿人民币以上。巨大的市场自然会吸引更多的竞争对手。我们已经入世,国外的大型软件企业马上就要进来。入世后,我们企业的财务制度和管理链条等就要和国际接轨,显然我们现在这些方面还需要补上一客。竞争是残酷的,我们的如何接受挑战呢?
卢小燕:从我们苏州中软本身来说,我们做的是ERP企业管理软件。入世后,这个市场会爆炸式的发展。对企业来讲最大的挑战就是管理。能否降低成本,能够快速地为客户提供服务,这是两个基本的考核点。这不是单纯靠人的管理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先进的管理软件,所以这必将推动管理软件产业的发展。管理软件细分下来所涉及的行业有几百个,不同的管理软件厂商也仅仅能顾及到其中的一个或者是几个行业。从行业细分这个方面讲,竞争还是比较小。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国际管理软件进入国内市场,它的价格比较高,一般都在100万人民币以上。还有,它的服务是不可以和国内软件企业比较的。要建立一个地域性服务体系不是一年两年、也不是钱可以马上做到的。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国外软件企业的着眼点一般是大中型企业,我们则是中小型企业。而中小型企业占到中国企业群的75%以上,这是我们真正的客户定位。这直接回避了和国外软件的竞争。国外的软件是否可以做中小型企业呢?目前还不行,它的价格、服务、本土化都无法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中小企业需要上线快、管理出实效、符合自身特点等特点国外企业目前很难做到。时间会成为国外软件进入的瓶颈,这也给了我们国内软件企业发展的一个机会。就看你怎么去打这张快牌。我们也正在考虑这些问题,国外公司并不可怕。
如果说人的管理,中国并不比别人差。我以前听说笑话,国内某些官员到国外学习管理,人家说我们的管理就是从你们中国学来的。中国站出来不比外国人差,尤其是软件这个行业更为明显。在硅谷从事软件开发的60%左右都是中国人和印度人。中国人勤于学习,只要给我们时间和资本我们一定可以做的更好!
记者:如果你和微软的盖茨相遇,你会向他学习什么呢?
卢小燕:(笑,思考很久)我想,在管理方面不用问他太多了。我会请他把他市场开发、软件销售的这么多高招教我几手。我们做市场的经验太需要向别人学习了。
记者:你提到中国人的管理并不比国外差,苏州中软有一个很主要的业务就是人才培训,想来中软对于人才的使用上自然有独到之处?
卢小燕:中软从一个人发展到如今的规模是一个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我们不敢说我们有很好的管理模式,我们正在为此而努力。我和我的总经理首先是为我们的人才创造一个环境。这是一个公平、竞争、和谐的环境,这是我们管理层的一个目标。软件这个行业人力资源要占到70%左右的比重,这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不可能靠逼、管来完成。我们需要开放性的管理营造这样一个环境尽可能把员工创造力激发出来。通过企业文化和一些措施让员工把公司的目标当成是自己的目标。公司成功了他就成功了。

 记者: 我国的软件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小、散、软,公司规模还是非常小,绝大部分可能还是100人以下,所以从规模上远没有达到产业化阶段。企业迫切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苏州中软的核心竞争力在什么地方?
国内软件企业发展有两个坎,50人是一个坎,100人是一个坎,超过100人的软件公司不到10%。印度超过1万人的软件工厂大约有10家。苏州中软已经正式办好入迁苏州软件园的手续,预计到明年年底我们那里的软件开发人员的规模可以达到200-250人。主要的业务第一是继续开发和完善我们的产品系列,第二,我们会发展一些软件的代工业务。我们也会引入软件工厂的模式,但和印度不完全一样。我们的软件工厂就是根据用户的需求在极短的时间内为用户搭建一个它所需要的ERP产品。我们要为用户,也就是某些行业内的企业做一些个性化的产品。产品是由部件组成,由一个个的控件和部件组成。我们也会做到部件化,我们销售给给用户一个管理的模式,我们软件工厂会根据它的需要为其生产出个性化的产品。虽然我们目前只是提供给用户一个套装软件,但绝对不能仅仅局限于此。任何一个行业发展下去特别是电子商务时代,个性化需求一定是最终的目标。海儿能为消费者生产带音乐的冰箱,一个家电企业能做成这样,更何况是有各具特色的管理模式的管理软件。我们就是要用我们的优势提供给这些企业个性化的软件产品。
记者:可以把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软件产品理解为苏州中软的核心竞争力吗?
卢小燕:对!核心竞争力需要资本和人才的支撑。苏州中软非常荣幸地今年获得了第一笔风险投资,都是具有政府背景的风险投资,解决了我们初步的资本问题。人才的角度看,我们现在做APTECH教育可以说第一年和第二年是为我们自己服务的,我们会吸纳其中大部分我们所需要的学员。人才优势也是我们的竞争力。所以说中软的发展是软件加教育。这是中软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的机密,今天谈到这里,我也把我的思路和媒体来探讨一下。
记者:谢谢,非常荣幸。我也应该恭喜苏州中软今年喜获风险投资。这里还有个问题,应该讲是互联网将VC的概念植入中国,也将“做企业——融资——上市回报”这一链条复制到中国正待发展的新兴产业。网络在将这一概念引进的同时也吸收了经验和教训,这对苏州中软是否也有借鉴作用?
卢小燕:当然有。中软是在互联网最严寒的时候引入了风险投资,那个时候互联网一片低落的景象,也是风险投资不愿意投资的时候。这样讲的目的是表明真正投资的春天来的时候是在软件产业,软件产业是目前最值得投资的一个产业。我总觉得互联网来的太超前了点。只要有一个概念就可以拿到一把钱去大烧一把,最根本的问题是没有明确的赢利模式和赢利的能力。软件则不同,比方说苏州中软,首先有自己固定的赢利模式,也有目前赢利的手段,还有赢利的市场,这是风险投资商最看好的。我们不是一个烧钱的企业,我们是赚钱的企业,我们会给投资商一个饼,会给员工一个饼。上次信息产业厅召开全省软件企业会议,我做了一个报告,也是关于风险投资。中软是江苏省首批获得风险投资的软件企业,现在获得的企业很少,江苏省很少,不超过10家,国内也很少。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软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都很少,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机会就更小。我认为万事开头难,关键是要坚持。既然我们已经开了这个头,并且我们还有很好的赢利模式更有美好的赢利前景。我们就要抓紧这个机会,打出这张快牌,尽快确立我们优势。我对中软充满信心!

记者:当您有一天退休的时候,你回想这一生走过的路,中软的创立到如今即将跨一个台阶,这段时期会是怎样的一个地位呢?
卢小燕:这应该是我最感慨的一段了。每个创业者心中都会有自己最艰辛的一段,我也不例外。遇到的困难无计其数,这需要靠自己的毅力和信心坚持下来。当我年老的时候,我最希望能做一个VC,做一个风险投资商。用我的资金去帮助那些正在创业而陷入困境中的年轻人。
记者:如果你做VC去帮助这些年轻人,你需要他们有什么条件呢?
卢小燕:良好的品德。做事业需要的是一种一往无前、百折不挠的品性。我最看中的就是这一点!

附苏州中软公司简介“
  苏州中软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1996年注册于苏州新区,注册资金900万,现有员工100多人。(人数正在迅速增加)是一家以信息技术为主体,以苏州为软件加工基地、以上海作为营销中心和高端研发中心,立足华东、着眼中国,走向世界的高科技企业。
  2001年中软信息技术 公司抓住了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资本和人才,成功地引进了风险投资,同时强 化了经理管理团队,从而以一流的人才队伍和先进的管理模式走向国化。
  中软信息技术公司在业务上已形成以软件研发、营销为核心,集网络技术服务、IT教育、高端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综合性软件服务企业。
    在企业的发展前景上,我们将以行业应用软件为基础,学习和引进先进国家的软件营运模式,将行业软件产品的开发产业化、规模化,同时,我们也将把软件产品的研发逐步向中间件和平台产品方向发展,以形成我们软件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将中软信息公司发展成为顶尖的软件企业集团!
 
  公司的经营范围
  中软信息将自身定位为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和服务的提供商,即我们为相关行业客户提供未来电子商务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
  公司的业务范围
  苏州中软公司下设四个业务运作部门:软件开发部、培训部、技术服务部、销售及系统集成部,其业务简介如下:
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开发
  我们自主开发的E3系列电子商务平台软件,能够有效整合企业内部源、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和经济效益,为企业成功提供强大的电子商务软件工具。
E3系列电子商务软件产品
E3企业供应链管理系统 (e3-SCM)
E3办公自动化系统(e3-OA)
E3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3-HR)
E3仓储物流系统 (e3-Logistics)
E3工作流控制系统 (E3 WorkFlow)
我们将在行业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软件生产的领域并使其产业化、规模化,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强大的软件系列产品和服务。同时我们也为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各类应用软件系统的咨询、顾问及定制服务。
  IT教育
  IT教育作为中软信息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它和公司的其它业务相辅相成,成为中软发展的核心动力。 我们的教育业务涉及:

1、高端IT的认证教育,我们提供MICROSOFT、LOTUS、CISCO、ORACLE、CA等厂商的认证教育,为IT业界培养高端工程管理人才。

2、管理咨询教育,中国即将加入WTO,中国的企业急需管理上的提升 ,特别是基于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强烈需求。因此我们为企业提供基础管理教育,教育的核心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内容涉及:ISO、ERP、电子商务等方面的启蒙和专业教育。

3、专业软件人才教育,我们与国外的著名软件教育机构合作,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软件专业人才教育,包括软件工人、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等专业人才教育。
  高端系统集成
  中软信息为行业客户提供从网络架构的咨询、方案设计、实施、技术服务的整体系统集成服务。我们提供基于高端服务器系统、网络设备、应用系统的系统集成服务,同时提供网络安全,网络咨询、顾问、托管和各类应急服务。

用最佳的方案、合适的产品、优质的服务为我们的客户创造一流的网络环境是我们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