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中国MBA(知识经济) - 我的原创 - 陶然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 379 次) 时间:2002-01-29 13:36:35 来源:陶然 (taoran) 原创-非IT

“政府在教育上一直有很大的投入。……就专业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管理教育,中国最缺的是管理人才。”
—–朱镕基

第一个故事

  北京城的社区里有个“红黄蓝网络服务中心”,是个“电子商务+社区”的新鲜事物。创办者是北大2000年毕业的3名MBA:石端正、陶冶和杨毓莹。
  陶冶本科读的是北京大学的地质系,副修的法律没有学完就被系里推荐上了研究生。 陶冶今天认为自己算不上一个好学生,研究生就没有好好学习。1995年,他和几个朋友搞了一个公司,为一些房地产公司做调研,后来就转型做了一个房地产公司。当时北京有很多工业企业都往外搬迁,厂房就空出来了,他们就一次性买断过来,稍稍包装成现代化的写字楼,直接把它转给客户,倒手赚一笔钱。这种称为“边缘房地产”的模式,其实很简单,现在也还有人做,只是陶冶他们做的比较早。
  1997年的时候,公司稍具规模,也赚了不少钱,陶冶又回学校做论文、毕业、分配工作。公务员和MBA是同时考上的,MBA上的是PartTime班,一边工作,一边学。“那个时候就觉得自己的知识比较贫乏,有必要上个MBA。”他考的是国家科委的公务员,当时正值机构大裁员,刚毕业的他就被裁到了科委下面的科技情报所,也就是万方数据。2000年1月初,他就辞职出来“几个人一起做了个公司”。
  创业比较成功的陶冶虽然没有认真学习过,可他还是认为MBA两年的学习对创业很有帮助,“第一、它是让你换一班新关系,我们原来接触的人,专业背景相似,现在专业背景不一样,工作经历也不一样,在机会上有个碰撞。第二、MBA确实从基本上的概念上建立了一个框架,财务知识、企业管理,以前我看不懂报表,现在这里的财务归我管。这种教育能让你了解市场更多的规则,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就像盖房子似的,以前你不知道每个细节,现在要去研究框架,要有全面的认识。”
  他觉得培训过的人相对于没训练过的人终归有优势,没训练过的人有的能力也很强,他们强在他们就钻一个东西,但这种企业就像一个小火车头拉个大火车,开始的时候有点自由度,到后来就拉不动了。训练过的人可能不如那些人,会有束缚不可能想的那么开放,但他们考虑的是如何让车子保持速度,车头如何保持齐头并进。
  陶冶他们靠着悟性把他们的公司从5、6人带到现在近80人,现在每天通过他们的红黄蓝网络订东西要服务的人有2000多个,北京市覆盖50000多户人家,他们现在正在谈融资,希望把规模提升上去,进而把业务做的更大。

第二个故事

MBA在一般人心目中已经是个镀着金边的招牌了,何况前面还加了一个更潮流的International。孟峰是北京大学2000级IMBA。与记者想象的不一样,他看起来很是谦逊。
西南财经大学出身的孟峰1996年毕业,在大学里学的是国际经济,毕业他就一头扎进了深圳,第一份工作是搞进出口贸易,业务是做纺织品和服装,帮欧美的一些大公司、商场做品牌生产和出口,但是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出口贸易就很难做了。他干了段时间后,也开始考虑一些事,“做贸易做的再久真正学到的东西也不多,对个人提升不大,它只是赚取差价,以后信息越来越开放,单纯的贸易如果不能及时改进前途也就不大。”这种想法埋了较长时间,最后他借了一个机会换到另一家公司去做市场营销和投资工作。后两年的工作可能让他较有成就感,他说了两个亲自参与的项目,一个是三峡大迁移时收购当地的一家国有企业,另一个是在青岛建的一个补偿贸易项目——一家鲜榨果汁厂。四年的工作,让他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社会各方面都有一定认识。眼界高了想法成熟了之后,他决定去读MBA,只为了提升自己。
然而就是这种看来很正确的初衷,在他考上MBA的面试中,却遭到了否定。面试他的哈佛大学的Coulter教授问他们为什么要读MBA,回答多种多样,“提升自己”、“为国家建设服务”、“走上高层”,然而Coulter教授告诉他们,“为了赚钱!”这种匪夷所思的答案着实让孟峰们感到惊奇,现在他想起来,觉得这种赚钱不仅是为了个人赚钱,而是为了公司、为企业、为股东赚钱,这样才是一个好的职业经理人。
采访孟峰的时候,他在为找工作面试,他们班的很多人都去了新加坡实习。他觉得两年的MBA学习,受益匪浅。在他眼里,MBA的精华在于案例教学、TeamWork和企业家的交流。他认为自己提升的想法已经实现,在观念上有了很大改变,能够保持一个开放的思维,培养自己不断学习,还学会了分工协作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沟通,把自己的想法传达给别人,进而产生默契,产生1+1〉2的效果。以及从同学、企业家和教授身上学到好多东西,一点一滴。并且有个好的圈子和氛围。
  MBA只是一张门票,但不是通行证,进去之后完全要靠你自己的能力。孟峰说,MBA是毕业后到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和实践后,能够迅速担当领导岗位的人,因为MBA教育本身决定了这一点,MBA本身是个实践,培养学生的是经理人和领导者的能力。

中国有了MBA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仝允桓向记者回忆了MBA十年来的风雨历程。“改革开放开始只是一个体制的变化,后来人们认识到光是一个体制的改变,不能完全释放原来束缚的能量,必须要有技术上的进步。技术发展有个阶段,最早人们对于技术,只是简单的理解成技能。后来技术越来越复杂,技术的概念不是简单的某一种技术了,变得模糊化,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还需要管理来整合资源,让技术发挥作用。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一种要求。”
  这种要求在80年代末的时候已经很明显,要引进的不仅是技术和资金,还有管理。1988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开始对国外MBA教学进行调研,历经几年的时间,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试办MBA。记得朱镕基总理去美国MIT做了一个访问演说,有观众提问,说党和政府对科教兴国是怎么考虑的?他的回答是:政府在教育上一直有很大的投入。……就专业教育而言,最重要的是管理教育,中国最缺的是管理人才。
  早在80年代初,中国政府和加拿大政府搞了一个CIDA项目,中国大批的老师和学生被派到加拿大去读MBA,现在好多管理学院的骨干教师都是受惠者。经过这样一些步骤,人们逐渐对MBA有了一些认识。1991年全国九所学校试点办MBA:清华、人大、上海财经、上海复旦、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西交大和哈工大。那一年的招生是各个学校自行招生,当年全国招生86人。而2001年两次招生人数加起来有12000。1993年原来的9所学校扩大到26所学校,同时成立MBA指导委员会,在这之前叫置办MBA协作组。1997年增加第三批,增加到56所,2001年4月份,又增加了8所学校,这中间有学校的合并,截至目前全国有62所学校开办MBA。

规模大了么?

  从1991年开办MBA以来,每年MBA招生名额增长是15%,远超过同期国家研究生招生名额每年5%的增幅。报考人数更是激增,仅北大、清华、人大三校每年就将近有万余人报名。随之一些议论就起来了,认为目前MBA的规模大了。
  仝允桓对此不以为然,“MBA基数比较低,远远不能满足要求。MBA这种方式不是师傅带徒弟,一带一,规模太小的话,是不利于教学的。”在他看来,这要取决于学校的资源情况,包括硬件资源和教学资源,在规模可以支持的条件下,大有大的好处。太小不利于发展,规模和质量有他的关系,这里面有两个因素:第一、MBA教育和传统研究生课程不一样,包括硬件设施和案例建设,它需要投入,招二三十个学生可能入不敷出,没办法实现良性循环。第二、MBA还需要第二课堂,上课以外,学校里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报告和研讨会,可以听到目前管理领域的新东西,对形势和政策的分析,这种讲座没有规模也就不会有现在这么多。据了解,仅就清华而言,每年就有100多次。

国内MBA没有竞争力

“进入WTO了,如果哈佛、斯坦福过两年进来了怎么办,与其坐等,不如我们现在自己改。不改的话现在中国的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局势就是将来中国教育面临的局势。我们只有自己有竞争力了,外面的进来才不怕。”
—-朱善利

  身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的朱善利,曾经因为说了中国MBA的一些缺陷,在网络上被人攻击了许久。但他至今还在坚持自己的观点:MBA教育要区别于一般的研究生教育,并强调国家应该对MBA教育放权。
“国内已经有不少人意识到,但是仍然有人混同两者。这会导致很多问题,包括在学生的选拔上和培养上。”普通研究生,不是作为一个职业来培养,而是奠定学生的学术基础。是Academic,而不是Professional。所以选拔方式上,要通过笔试理论来考察。毕业的时候还要做论文,要在学术研究上做出一些东西。MBA不一样,MBA目标是培养职业经理人,基础的东西只要了解就行,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将其用于商业实践。能考试的人未必适合当职业经理人。他发现,那些在单位里面职位低的人,反而考得好,“这不是说他高分低能”,经理人需要领导、沟通和协调能力,书未必要读的好,考试只能靠出一个人的读书能力和研究能力,却考不出经理人的这些能力。“我们的目标和现在的考试方式不匹配”。
朱院长承认,全国统一的工商管理硕士入学联考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面有它好的一面,如果不用这种方式,走后门的可能就比较多。“在中国,只有考了试大家才觉得公平”仝允桓也抱着同样观点,1997年MBA实行联考,联考的效果是考生和考生之间会有竞争,学校和学校之间会有竞争,竞争肯定有益,规范考试入学,对改善MBA形象也有较大的好处。“但这种考试现在有很多不适应”。

向GMAT学习
  国外读MBA要考GMAT,仅是一种资格考试,而不是一种入学的选拔。它仅是考察你能不能有这么一种资格,但是具备了资格也不一定录取你。GMAT考基本能力,像智商和归纳、推理能力,考试通过了,证明你具备了这些基本能力,你再可以申请学校,然后学校看你的背景和经历,以及个人志向来面试,基本上是靠面试来决定录取。“现在的MBA考试要考5门,那些经理人整天有那么多事处理,有多少时间看书?肯定考不过那些整天背书的人。我们现在仍然是笔试决定录取分数线,这不对,应该是像GMAT一样的考试。”朱善利说。
  考试的时间也要改。最好全国每年举行两次考试,一次考试成绩两年内有效。“好多经理人,今年录取不上,明年还要再考一次,明年考不上,后年还要再考一次,最后好多人就放弃了,但他事实很想学习,而且学校也应该给这样的人以管理知识,使他能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考生充分考完以后两年内成绩有效,申请不了这个学校可以申请别的学校,以避免像现在过了规定的日期,根本没有机会。还可以同时申请几个学校,学生可以随意申请,只要规定一个截至日期,“这样我们可以有充足时间慢慢去考察学生,不像现在一天里决定录取名单,一天里怎么可能选出你需要的人呢?要有足够的时间去考察人,发现和了解他。今年的成绩和明年的成绩对于智商测试有什么两样么?只要达到基本素质要求进行了,没有必要一考再考。”

评估看差异
  去年年底,MBA办了10年,国家对MBA进行评估,这个评估和国际上的评估不太一样。国际上的评估一般来说是社会作的一个排名,指标和中国不一样。“像是学生入学前的收入,毕业后的收入,收入增长”,仝允桓认为这个指标很重要,但前提是市场经济发展到职业经理人作为一个阶层有市场的那一步。清华在1999年对毕业的MBA作了个调查,收入都增加了,入学的时候已经是高层的人是18%,调查的时候,当上总经理、董事长的人大约占38%,入学时中层人员是50%,调查时比例更大。但同时,毕业越早,职位越高,毕业越晚,职位越低。而1998年毕业的平均工资比1997年的高,1997年的又比1996年以前的高,“在中国,职位和工资并没有一个直线关系”,早毕业的到国企当个总经理,工资也就2000块钱,后来毕业的到外企和金融机构的多,职位可能不高,但收入会高的多。还有一个指标是教师中间外国教师、国际教师、女性教师比例,国际学生比例,董事会中外国董事比例,这项考察的是MBA的国际化程度,“这样的数字,国内的学校都拿不到的”。“我们现在拿不到这个分数不要紧,因为MBA刚10岁,一蹴而就从来是空中楼阁,但是以后呢?不能永远站在门外”。

不会砸牌子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在全国是首推面试的,而且面试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开始占30%,现在是50%,学校觉得还应该增加。有人对此就有议论,认为全由大学自己决定,给开后门、搞腐败留下了充分的空间。朱善利觉得担心可以理解,但是“做任何事越是不把权力交给他,他越是不会承担这个责任,你给他权利了,他会不承担责任么?一个好的学校,不可能乱选拔人,没有人愿意砸掉自己的招牌。”
朱善利主张,MBA是市场化运作的,迥于其他教育,因此,国家不要严格计划。MBA的学生是自己交钱的,学费完全自己交,没有生活补助,没有医疗,国家根本不管他,“既然不管他为什么还要每年计划招生?”说到这里,他说了一件事,2000年教育部要报计划的时候,给了光华400个名额,他们只报了240个,为了控制质量,但去年有2900人报名,人数最多,800多人合格,面试完发现有很多很好的学生,刷掉很可惜,就向教育部申请增加人数,却不批准,“计划控制的太死了”。
仝允桓也说,MBA教育做的一个很好尝试就是发展教育产业,国家基本上没有投入,像清华北大,国家“85”项目,投入8个亿。而MBA的学生,目前为止招生4万8千多人,每个学生学费平均要3万块钱,算起来,这几年在MBA上等于投入了十几个亿。
据朱院长说,2002年有可能在MBA选拔方面做一些改革,但他个人觉得步子还不大。他担心着国门外的一群强手。“国外的MBA进来会很厉害,一个中欧就很厉害了,办的挺好,教育部不承认人家学位,可是社会承认,它现在就把很多好的具备素质的学生选过去了,要是放权,我们就能把这些人选过来,但现在不行,我们有好多限制,它没有限制。如果哈佛、斯坦福过两年进来了怎么办?一个中欧就这样。与其这样,不如我们现在自己改。现在中国银行业、保险业面临的局势就是将来中国教育面临的局势。我们只有自己有竞争力了,外面的进来才不怕。”

其实在改变
  在学校方面,这种改变一直在进行。“开始不知道案例教学为何物,现在每个学校每门课平均都有近10个案例。全国开发的自己的案例也有3000多个。”仝允桓说。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可以供MBA使用的案例不是特别规范,但不同的案例体现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个企业在一个国家做事是用这种方式,到另一个国家可能就用另一个方式了,“学生最好还是学习自己的案例”。清华在85项目期间投入了800万去建设自己的案例库,但是投入仍不够,“在美国建一个案例至少要1万美金,我们也要1万人民币。”
  任何教育最重要的是师资,谈及这一点,仝允桓举了一个让记者颇吃惊的事例:从1996年到现在对MBA教师的培训共有50多次,2000多人次参加,而中国目前从事MBA教育的老师也就2000多人,前三批54所MBA培养学院共有从事MBA课程教学的教师250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075人,占教师总数的83%。“中国教育史上没有一个专业搞过这么大的培训”。北大2001年9月到2002年9月一年之内,从国外聘请了十几位有博士学位的学者当老师,其中正教授年薪6万美金。“目前在国内MBA高校中,年轻教师和外籍教师占了相当比例,很受学生欢迎”。而清华大学等大学也通过国际合作等多种方式培训师资。清华大学先后与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MIT斯隆管理学院、哈佛商学院等进行合作项目,派教师到国外商学院进修,至今进行课程交流的教师达45人次,基本覆盖了MBA所有课程。
  随着教育的深化,两极分化开始出现,品牌日渐突出。“一些学校考生会越来越集中,像清华2002年考试,报名就有4500人,只招400人。美国100多家MBA项目,好的也就50家。美国的巴布森学院规模很小,可是创业项目全美排名最高。” 尽管中国的MBA至今没有一个官方的排名,但竞争是在进行的。学生作为客户,选择了产品和服务,学校品牌做得好,提供质量好,自然拥有越来越多的用户和市场。清华MBA的招生广告上,有这样一句话:MBA不是品牌,精品MBA才是名牌。

企业开始对MBA说不

  目前,国内大致有4.8万家大中型国有企业,有近1万家成规模的民营企业,还有30多万家外商投资企业。中国需要有35万以上的高级经理人。MBA学员应该是潜在高级管理人的最好的人选。而现在中国MBA每年毕业生大约只有2000人,现有的MBA的总量也不过1万多人……

职业经理人还是企业家?
企业家或者经理人有三种“来路”:一、练出来的。没有经过学习,而是通过实际中的摸爬滚打成长起来。二、天生的。天生的具有管理上的才能。三、学出来的。学过管理之后再去做。“中国目前优秀的企业家或高级经理人都是悟出来的。一边干,一边想,不断提升自己。”MBA学的是编码知识,能够做成文字符号来管理。而非编码的东西在课堂里是永远学不会的,只能靠练、靠悟,“学出来的只能是职业经理人,练出来和悟出来的可能更接近企业家”,杨杜教授如是说。
陶冶说创业和管理不是完全隔绝的,角色不同而已,但应该很好结合。“有钱没能力的人是股东,没钱有能力的人是经理,有钱有能力的就是企业家”。企业家如果没有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很难把企业带好,经理人没有企业家的眼光和思想,路就会越走越窄。
朱善利觉得企业家不是培养的,职业经理人是培养的。一个人喜欢做开创性的事情,带一个小公司,喜欢做高科技的东西,这个人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企业家。也有一些人对到大企业工作感兴趣,这种人肯定是要做职业经理人。

MBA学到什么?
一位参加过MBA培训,在大公司工作了十几年的人事经理以他的经验告诉记者,MBA事实上应该是发现学生企业家和管理者天赋的一种机制。因此学的应该是一些能够开发管理天赋的课程。应该培养学生综合的管理思维和管理观念,除了案例教学之外,还应该有模拟的课,进行实际操作。但是学历教育和实践比较总是存在一段差距,这种差距不是通过学习就能消除的,而是要靠学生在工作实践中根据自己的规划去弥补。
杨杜教授说,MBA所应具备的三大素质是“管理知识、能力和伦理”。管理知识不仅是职能管理的知识,还应该有大局的管理知识。对MBA来讲,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开发财商,如何看待经济、看待财富、看待价值创造,这些东西和业务没有任何关系。MBA学生要做一个管理者,伦理道德非常关键,这包括职业道德和商业道德,在MBA的人力资本中很重要的就是道德资本,类似诚信这样的。

企业实话实说
在2002年1月11日的北大“与企业同行”招聘会上,记者和一些公司招聘的人事经理聊了起来,现在首创张帆经理,之前在中信做了十几年的人事,他说,企业在项目管理、企业管理方面还是很缺MBA人才,公司还是欢迎MBA的,毕竟他们有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但是具体来说,看的就是个人的真才实干了。能力和实践经历最为企业看重,是不是MBA或者学历的高低倒是其次的考虑。
  “三九”集团人事部的一位负责人对MBA倒是很看好,“因为MBA知识面比较宽,原先就有一个专业,再通过系统的学习,企业管理、投资融资等各个方面的协调控制应该说是比较强的”。不过他同时也表示国内MBA在深度上还有必要加强,MBA只能说明你受过某种教育,而不代表你的能力。“MBA是真正的做管理,做领导人最需具备的气质、决心、魄力以及承受压力的能力,这些在MBA的课本里或案例分析中能学到吗?”
  而另一位外企公司的人力经理却毫不掩饰的表示,目前国内高校培养出来的MBA专业知识仍不够扎实,素质提升不明显。一出来就能用的还真不多。她还坦言,就自己所在企业而言,MBA学位仅是聘用时的参考,并非是录取的合格书。要成为一名合乎现代发展要求的管理人才,“最需要具备的是敏锐的观察力”。

要考上不容易啊,我是深有体会(刚从战场下来),有没同道中人? - 游侠 - 2002-01-29 18:22:45